连史纸又叫“连四纸”“连泗纸”,素有“寿纸千年”美称,在元朝被誉为“妍妙辉光,皆世称也”的精品,至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明、清时期的书画名家以能得到皇上御赐的正品连史纸为荣,《辞源》说:“连史纸原料用竹,白、质、细,经久色质不变。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早在明朝,光泽司前就开始生产连史纸。
连史纸采用谷雨之前的嫩竹为原料,经过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等72道工艺制成。其纸白如玉、厚薄均匀、永不变色、防虫耐热、吸水易干。所印刷的书,清晰明目,久看眼不易倦。连史纸韧性好,吸水性强,能够更好地吸附在印石上,着墨后款面发亮,利于拓印,主要用于书写印稿、拓边款、钤印、古籍修复及书画创作。
2012年,经南平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