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建瓯、光泽、建阳、顺昌、崇安、浦城等地党组织均派出人员进入“抗敌后援会”,利用这一公开合法的组织,领导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南平,党组织与南平行政督察公署专员夏明钢建立了比较密切的统战关系。夏明钢是新四军军长叶挺留德时的同学,原在福州任战时民教训练团教育长,到南平上任后,新四军福州办事处王助即通过他的关系派共产党员王一平在行署机关当文书,秘密进行党的工作。
在夏明钢的支持下,他们利用蒋介石提出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口号,以行署“抗敌后援会”的名义,组织一支“精神总动员宣导队”,由王一平和新四军办事处副官、党员吴烨具体负责组织,由党员黄卫世担任宣导队队长。他们利用到顺昌、沙县、将乐、屏南、尤溪口等地演出的机会,一面巡视各地党的工作,一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宣导队不畏艰难,深入山区宣传,深得各界人士好评,当时报载:“查该县(屏南)交通不便,向无巡回工作队足迹,该队不畏跋涉,步行抵县,且又深入各区乡镇,其精神殊堪钦佩。”
与此同时,党派共产党员叶独青打入建阳县“抗敌后援会”,利用合法身份,把金华、丽水、上饶、邵武、光泽、建瓯、沙县、永安等地的300余名司机都组织起来,成立“闽北汽车技工抗日后援总队”,在工人中宣传抗日救亡,并输送新四军干部。稍后,省委又派共产党员林汝楠、庄征以“战时民教指导员”的身份,在建阳城关、徐墩创办夜校、民校,以此为阵地,发动、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抗日宣传,使建阳的抗日救亡活动出现如火如荼的局面。此外,党还派共产党员徐品芳打入光泽县妇女指导处任主任,组织发动各阶层妇女参加救亡活动。他们深入各乡村,出墙报、刷标语、散传单、演抗日戏,深受各界爱国人士的欢迎。同时,他们还组织慰问团,代表光泽县各界民众到南昌慰问在抗日前线负伤的将士,带去了许多慰问品和慰问信,带去了闽北人民对抗日英雄将士的问候和敬意。
为了鼓舞抗战,推动救亡运动,1941年8月,南平“抗敌后援会”在国民党第十三补充兵员训练处驻地举行了“白沙抗日之战战利品展览”,展出的有日军的枪支、军盔、军靴和弹痕累累的日本旗,以及印有武士道字样的皇军军服。观众看到抗战胜利品,无不扬眉吐气,喜形于色。国民党建瓯县“抗敌后援会”由于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该县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组织。3年多来,他们广泛团结各界人士,建立和领导了十几个抗日救亡团体和5个区乡支会,召开各种纪念、动员、征募等民众大会13次,参加人数达4万人次,为抗日救亡运动做了大量工作。此后,党组织还通过国民党邵武县县长袁国钦的关系,在县政府机关安排了数位共产党干部,团结了各阶层爱国人士,为抗日反顽斗争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