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书店是邹韬奋、徐伯昕于1932年在上海创办的一家进步文化机构。全国抗战爆发后,总店迁到汉口,在各地先后开设了50多处分支机构。1939年元旦,在南平设立分店,该店经理顾一凡经新四军福州办事处介绍,与中共南平工委书记陈公生单线联系,紧密配合当时的形势,销售了大量抗日救亡读物及进步图书,其中以《西行漫记》《铁流》《夏伯阳》《表》等书籍最多。书店实行开架售货,读者可以自由阅选,扩大了宣传,很受热心爱国而经济困难的进步青年的欢迎。同时,还采取隐蔽方式销售马列主义理论书籍,为闽北人民提供了精神食粮。
1939年冬,福建省委派林涧青到浦城,同进步青年真树华、黄昌明、毛贤友等以工业合作社为掩护,组织浦城书报合作社,由林涧青写信到皖南、苏北、桂林、重庆等地购买延安出版的《团结》《群众》《文摘》等进步书刊,大量发售宣传全面抗战的杂志和通俗读物,领导和组织浦城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
读书会多数是党员组织的。如顺昌的中共洋口英华中学特别支部成立后,支部书记许世华等数位党员联络洋口蜚江小学和英华协和幼稚师范的部分教师,组织秘密读书会。他们不断从中共闽江工委领导人王一平、庄征那里拿到许多进步书刊,借郊游之机,互相传阅,开展时事讨论。当时阅读的书籍主要有《大众哲学》《辩证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西行漫记》《法兰西内战》等。他们通过读书会,传播革命思想,宣传党的抗战主张,团结、教育了广大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