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后,闽北各县先后成立了“七七”剧团、抗敌剧团、青年剧社等抗日戏剧团体,经常在各大戏院公演、义演《放下你的鞭子》《回春之曲》《珠江怒潮》《民族火焰》《红心草》《为国牺牲》《女性的呐喊》等抗日戏剧。同时还派出小分队,肩背道具、行装,跋山涉水到各乡村巡回演唱,揭露日寇在中国国土上的血腥暴行,激发民众抗日情绪。
图为建瓯抗日救亡团体演出剧照
1938年秋,由平津流亡学生团项德崇(项南)等人成立的“抗敌剧团”,在顺昌洋口、城关举行《三江口》《菱姑》《夜之歌》等抗日剧目公演,轰动了顺昌城。建瓯邮电部门也成立了抗日邮电业余剧团,在建瓯大戏院和丁家巷剧场演出抗日独幕话剧,深受群众欢迎。在松溪,由30多位小学教员组织的抗日救亡话剧团,自编自演了8场方言话剧《守财奴》,以犀利、尖辣而幽默的语言,鞭挞那些不顾民族危亡,不肯为抗日出力的守财奴,号召人民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支援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