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前往长江以北,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五团作为新四军军部的后卫,归军部直接指挥,任务是保卫军部及皖南部队后翼的安全。国民党军前追后堵,企图将新四军主力一举歼灭,军情危急。
东流山高地
7日,项英主持召开军分会扩大会议,决定沿原路折回,经高岭向太平方向突围,并部署五团由后卫变前卫,向高岭进发。五团连夜冒雨前进,迅速消灭抢占高岭的国民党军,后连续5次打退了敌人的反扑,以较小的代价,消灭顽军数百人,胜利完成掩护军部的任务。
10日,五团指战员离开高岭阵地,追赶上转移中的新四军军部。为使军部及皖南部队突围出敌人的包围圈,叶挺军长命令五团占领石井坑的东流山阵地。五团部队火速赶往东流山阵地,抢修工事。敌人向五团阵地发起轮番冲锋。12日下午,敌军发起总攻,五团官兵依靠机枪和手榴弹打退了敌军几次进攻。总攻延续到13日下午5时。五团指战员们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子弹打光了就和敌人拼刺刀,刺刀戳弯了就用牙咬。崇安籍二营一排陈排长、二班黄班长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二排身负重伤的几位战士,抱着敌人滚下深谷。坚守东流山的五团指战员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大多数壮烈牺牲。
只有少数几十个人成功突围,其中有身负重伤的陈仁洪、马长炎等同志,他们历尽艰辛,辗转渡江北上找到部队,后和其他突围出来的部队被编在重建的新四军第七师,继续在皖江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