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文化遗产
闽北古民居营造技艺(光泽)
2025-08-2915:23:05来源:《闽北记忆——南平市非遗项目目录(2007—2019)》

闽北古民居是富有闽北地方特色的民间木结构建筑。清光绪年间,古民居营造技艺由江西传入光泽,据《光泽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兴土木、集匠人、建筑房、艺高湛、收弟徒、传手艺’。”从此以后,光泽木匠结合当地地理气候特色,发展形成了具有闽北特色的独特技艺。

闽北古民居营造技艺主要用于纠墙和制作柱、梁、枋、窗、门、翘角、斗拱、雀替、藻井、古戏台、廊桥、庙宇等土木结构建筑。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地质灾害,大木架基本不松动。闽北古民居营造技艺有严格的要求,在再建与维修古民居时,门窗制作不能用铁钉,胶板不能用胶水,均只能用热砂炒制出的竹钉固定。除该技术外,传统多层建筑的梁架结构安装技艺、明清古代建筑的雕刻及花格技艺等,也都是技术难点。闽北古民居营造技艺是古代匠师创造性智慧的体现,有利于区域传统建筑的研究,对闽北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了建筑层面的诠释。

2017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