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卢宝剑据传名列古代五大名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之首,春秋时期由铸剑祖师欧冶子在福建松溪湛卢山冶炼而成。铸成后,先后被越王、吴王、楚王、秦王等历代帝王拥有,被视为权威瑞兆的象征。
以松溪县湛卢山优越环境为依托,当地民间铸剑匠人,进一步改进和传承铸造工艺。如今的湛卢宝剑采用高级磨光的钢铁由人工精心锻制而成,剑身银光锃亮,古朴典雅,刚柔相济,可一次性砍穿21片古铜钱,还可弯至135度;剑面镌刻龙凤;剑鞘用花榈木、红木、黑檀、紫檀等名贵木材制成,外镶铜饰。
湛卢宝剑铸造技艺独特,剑身冶炼金属配比要求极其苛刻,需要多层次反复热处理,温度掌控难度大。剑套上的装饰手工镂空打纹,技术性强;剑面上手工反复打磨,要求高。通常一个人要有三到五年工作时间才能掌握好其中的一项,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
2011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