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丹桂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有文字记载,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及至明朝,桂花成为当地的特产,种植桂花、制作桂花茶渐成风俗。
浦城桂花主要有红、黄两种颜色,当地人将红色桂花制作的桂花茶称为“丹桂茶”。中秋时节,用长竹竿在树枝叶间轻轻一扫,丹桂花便飘落在谷席上;采回后,用鹅毛羽柄轻轻筛选丹桂,把花蒂枝屑、枯萎的花朵剔除,然后在冷水中将丹桂洗净待入锅;锅中水先烧煮近沸,将丹桂在热水中稍烫片刻;捞起冷却后,再倒入冷水中静置数小时,最后用冷开水漂洗一次,沥干挤去水分,加入一定比例的白糖,充分搅匀混合,便成蜜浸丹桂,最后装罐密封,置阴凉干燥处备用。技艺高者做的丹桂茶可保存数年不坏,冲泡后的丹桂如朵朵鲜花一样,立体、清秀、饱满。
自古以来,桂花就与浦城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用“丹桂茶”招待客人,已成为浦城当地的传统习俗。沏茶待客外,它还被用于酿酒、制蜜饯,及汤圆、糕点等甜食的烹制。
2009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