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书院文化
志说南平||闽北书院:政和篇(一)概述
2025-07-1715:46:53来源:

云根书院全景图.png

云根书院全景图

政和县位于南平市东部、武夷山东南麓,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置关隶县,政和五年(1115年)因进贡白毫银针茶获宋徽宗赐名“政和”。政和是朱子文化的孕育地,书院文化源远流长,有“先贤过化之乡”之美誉。自唐至清,境内先后创办书院16所。

唐咸通初(861年前后),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的许延二弃官,同兄长南徙辗转入闽,在澄源乡上洋村创办梧峰书院,开政和教育之先河,是政和有记载的第一所书院,也是闽北最早建立的书院之一。梧峰书院原为家塾式书院,藉以教育许氏及众多随从子弟,后又大规模扩建,吸收周边村镇子弟入学。

宋政和八年(1118年),朱熹之父朱松中进士,举家自赣入闽,到政和任县尉。任职期间,“制治有方,民赖以安”。朱松父亲朱森是位满腹经纶的老儒士,时常告诫朱松兄弟:“政邑山明水秀,风光如画,只惜地域偏隘,教学荒疏,尔等要涵儒教泽,以开化邑人子弟,使之成为名贤诞毓之乡。”朱松秉承父嘱,先后创办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传授理学,开化邑风,教育子弟,培养人才,在当地及周边一带影响很大,名噪一时。尔后,各乡及乡贤也纷纷捐资建书院,教育之风一时盛行乡里。朱熹幼年曾在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就学。

元代,政和书院教育一度沉寂,未发现有新建书院的记载。明代,政和书院教育开始复苏,云根书院、星溪书院得以重建,新创建书院2所。明初,东平里(今东平镇)创建东皋书院;嘉靖中(1542年前后),户部侍郎陈桓告老还乡,定居感化下里武溪(今星溪乡富美村),联合乡坤创建武溪书院。

清代,政和县书院发展迎来高峰期,书院教育蓬勃发展,先后创建书院11所。其中3所由官府筹建:雍正七年(1729年),奉文设立的正音书院;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知县袁万里创建的熊山书院;光绪十八年(1892年),政和知县杨赞元为表彰东平镇护田村人才荟萃,申报朝廷特批,由护田村贡生范光威、奉直大夫杨光元为首兴办西垣书院。8所由乡绅出资创建,如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邑绅魏允辉等于城东兴贤坊(今城关)募建兴贤书院,崇祀文昌,前有折桂亭,后有凌云阁;乾隆四十三年,邑绅江滨等创建丹桂书院于下里凤林(今铁山镇凤林村);乾隆间,魏国举等募建崇仁书院于下里铁山(今铁山镇);道光五年(1825年),王益谦捐俸倡修,乡士民共同“竭力捐输”创建集义书院于太平乡长城里邵屯街(今石屯镇石屯村),至道光十年书院落成,王益谦希望学子成为“好学深思之士”,学习时“相与敬业乐群,无安苟且,无务速成”,如此“将蕲至于古圣贤而无难”,获取科举功名则反而是次要的;同治七年(1868年),绅董范光璋、范懋勋等建翔凤书院于南里岭腰(今岭腰乡);同治间,杨学业、姜必文等募建临江书院(又名鳌峰书院)于下里江上(今铁山镇江上村);光绪十四年(1888年),邑绅叶文翔创建元峰书院于城南(今城关);光绪二十五年,邑绅张沛恩等创建连萼书院于西里杨源(今杨源乡杨源村)。

清末,废除科举,停办书院,有的被改为学堂。如星溪书院改为星溪学校,西垣书院改为西垣学堂、西垣初等高等小学校,东皋书院改为东平初等高等(两等)小学校。此后,有的书院或因年久失修倾圮,或拆除改作他用,如兴贤书院、连萼书院、临江书院等。留有遗址的有云根书院、东皋书院、集义书院、熊山书院等。

千百年来,书院推动政和学风兴起,为政和培养了众多人才。自宋至清,先后出了20名进士、50名举人、300多名贡生,影响深远。21世纪以来,政和县重视书院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先后重建云根书院、星溪书院和梧峰书院,并对集义书院、西垣书院、东皋书院等进行修缮和保护,大力弘扬书院文化和朱子理学精神,让书院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星溪书院.png

星溪书院


政和县书院情况一览表

序号

书院名称

创建人

创建时间

地址

1

梧峰书院

(梧桐书院)

许延二

唐咸通初

(861年前后)

澄源乡上洋村

2

云根书院

朱  松

宋政和八年

(1118年)

旧书院在城北黄熊山麓下,新书院在城南状元山

3

星溪书院

朱  松

宋宣和年间

(1119—1125年)

旧书院在城南正拜山(今飞凤山),新建书院在石屯镇石圳湾

4

东皋书院

(东平义学)


明代

东平里(今东平镇)

5

武溪书院


明嘉靖中

(1542年前后)

感化下里武溪

(今星溪乡富美村)

6

正音书院

官府

清雍正七年

(1729年)

城南(今城关)

7

兴贤书院

魏允辉

清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

城东兴贤坊(今城关)

8

丹桂书院

江  滨

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年)

下里凤林

(今铁山镇凤林村)

9

崇仁书院

魏国举

清乾隆末

下里铁山(今铁山镇)

10

集义书院

王益谦

尹冠时

清道光五年

(1825年)

长城里石屯

(今石屯镇石屯村)

11

熊山书院

袁万里

清道光二十三年

(1843年)

城东(今城关)

12

翔凤书院

范光璋

范懋勋

清同治七年

(1868年)

南里岭腰(今岭腰乡)

13

临江书院

杨学业

姜必文

清同治

(1862—1875年)

下里江上

(今铁山镇江上村)

14

元峰书院

叶文翔

清光绪十四年

(1888年)

城南(今城关)

15

西垣书院

杨赞元

杨光元

范定邦

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

东平里护田

(今东平镇护田村)

16

连萼书院

张沛恩

张绍恩

张澍恩

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

西里杨源(今杨源乡)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