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流传有“茶灯戏”,也叫“采茶戏”,清中叶从江西赣南传入,主要流行于东平、苏地等乡。
茶灯戏的表演保持茶歌、灯舞和花鼓等戏种载歌载舞的特点,清新明快,活泼优美。角色开始时较简单,多为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的对子戏表演,后逐渐增加,除小生、小旦、小丑外,还有老生、老旦、花旦、彩旦、大花等,号称“八角头”。每个角色都有一定的表演动作和基本功。旦角的基本步法是碎步,但有快慢粗细之分;小生、小丑的步法有高步和矮步,基本功除了矮步、扇子、手帕外,还有耍花伞、耍板凳、耍棍子、耍花鼓等功夫。表演动作虚拟夸张,形象风趣,往往利用花帕、彩伞作道具,通过男女角色的对舞说唱,表现出优美的身段和动作。音乐以茶歌、小调为主,男女同曲异腔,演唱用当地“土官话”。剧目多反映民众生活,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情味,内容以反映男女爱情、悲欢离合、伦理道德和善恶报应的故事为主。传统剧目有100多种,本戏有《赵玉林》《割肉记》《卖花记》等;小戏有《补缸》《看相》《牡丹对药》等。茶灯戏的乐器一般较简单,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打击乐器有鼓、板、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等。
政和是全国茶叶大县,茶灯戏不仅是一种民间戏曲,也是政和茶文化的展现和传承。
2018年,经南平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