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县三角戏在清中叶从江西传入,它与赣南采茶戏、上饶采茶戏和抚州采茶戏有密切的渊源,是集采茶戏之大成的一个艺术剧种。民国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初,光泽开始出现一些固定的三角戏班社,有“细红班”“连顺班”“学云班”“麒麟班”等,戏班多在农闲季节与春节期间在农村演出,三角戏多演家庭生活以及婚姻故事为题材的剧目,剧目有《下南京》《姑嫂观灯》《拷打红梅》《双劝夫》《双扶船》《打长工》等。
光泽县崇仁乡儒塘村三路坑可称得上三角戏之村,该自然村演三角戏已有300多年历史,至今已传承到第十六代。他们以各种演出形式共存,有茶篮灯、马灯表演,“二小”(二小旦或一小旦一小丑)、“三小”(二小旦一小丑),还有“半班”(二小旦、一小丑、一小生和三场面)等演艺形式。
2010年,经南平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