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书院文化
志说南平||闽北书院:建瓯篇(五)方竹书院
2025-05-1916:02:36来源:

1747641796943864.png

建瓯万木林(黄海 摄)

建瓯市房道镇有一名为“万木林”的森林,为当地杨氏家族的祖山,是明太师杨荣的祖父杨达卿,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效仿先贤以“种杉一株,酬偿斗粟”方式所创建的义林。杨氏后人延承祖训,加以封育保护,仅建学堂、寺观等公益才允许采伐。林内现已郁郁葱葱,上百种名花异草,数百种飞禽走兽,可谓“南奇俊秀何处觅,绿海明珠万木林”。

万木林内风水宝地“弥勒腹”的方竹窠处(原房道镇漈村所在地)有一书院,名“方竹书院”,是杨氏家族在明朝初年为子弟教育计而创建,并因内外有许多方竹而得名。杨氏家族为耕读世家望族,还聘请师儒主讲书院,供乡人子弟就读。

方竹书院自兴办起人才辈出,从明初内阁辅臣杨荣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中进士开始,当地杨氏族人列入“奕世科第”者136名,其中进士者达13人。民间传说杨荣在方竹书院读书时,夜里田间山塘的青蛙呱呱叫,鼓噪不休,杨荣被烦得心神不宁,对着窗外朗声说:“呱呱呱呱,蛤蟆可乐;吾正读书,汝勿纠葛。五里田外,池塘山壑;纵尔欢跳,任尔高歌。”从此,这里的青蛙都跑到距离书院五里之外的地方,再也不敢打扰杨荣读书。

随着时代变迁,后方竹书院逐渐废弃,仅存遗址。2022年,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福建省财政厅、林业局拨款160万元,在万木林重建方竹书院,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重建后的书院从朱子墨宝中萃取“方竹书院”真迹作为大门的匾额,用闽楠雕刻。书院东厢作为藏书区,西厢作为研学区,正厅供奉先贤,侧厅作为讲堂。如今,方竹书院重焕光彩,为建瓯打造“千年建州,理学名城”添砖加瓦。

1747641865217505.png

方竹书院内景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