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击战争的环境下,闽北游击区红军指战员们根据部队既没有固定的作战区域,也没有固定的作战方向,忽东忽西、时南时北的特点,以及闽北山深林密、回旋余地大的自然条件,从斗争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藏、走、打”的灵活战术。
“藏”,就是当敌人大部队进攻时,红军游击队就钻深山,入密林,或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到群众之中,让敌人看不见、找不着,使其失去进攻的目标,有力无处使。当时,红军游击队在深山和悬崖的山洞储存粮食,作为隐蔽地点;或在偏僻的群众家里建起一些秘密的宿营点,作为藏身之处。开始许多战士都是与敌人硬拼,但消灭的敌人不多,而红军的损失却无法弥补,伤亡一个就少一个,血的教训使大家认识到,即使一个红军战士能拼几个敌人,也是不划算的。当然这种“藏”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就是为了保存自己,只有先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
“走”,就是经常转移,和敌人兜圈子、绕弯子,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山林里打转。部队白天走百十里,晚上走七八十里是常事,不仅要走得勤,走得快,还要走得利索。正因为不停地“走”,不仅摆脱了敌人,拖垮了敌人,挫伤了敌人的锐气,而且创造了战机,使敌人始终摸不到红军游击队活动的规律,而红军游击队却掌握了主动权,趁机消灭敌人。
“打”,就是在有绝对把握取胜且能避免过大伤亡的情况下,发挥红军近战、夜战的特长,注重突然袭击。根据不同的地势、敌情,采取不同的打法。当小股敌人搜山“清剿”时,便集中优势兵力,埋伏在隘口要道上,坚决干净地打个歼灭战;当遇到敌人大部队时,便利用有利的地形地物,袭击敌人先头部队或截击其尾部,打了就跑。
“藏、走、打”作为一套游击战术体系,是相辅相成的,闽北红军游击队正确处理了三者的关系,真正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