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中的清廉故事||方志敏: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
2025-05-1209:44:56来源:

方志敏(1899—1935),原名方远镇,江西弋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赣东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曾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等职。


方志敏像.jpg

图为方志敏像

2010年9月,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浩然正气满乾坤—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中,曾展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在狱中写就的《清贫》手稿。参观者在这份尘封已久的手稿里,看到方志敏烈士在回忆自己被捕的过程:“有两个国民党军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我微笑着淡淡地说: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手稿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式”根据地

方志敏战斗的岁月,正值中国革命斗争形势最困难、最艰苦的年代。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毅然回到赣东北根据地,在弋阳、横峰一带发动农民举行武装起义。

赣东北地区环境较为封闭,极难获得外援。方志敏从当地实际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1928—1933年,方志敏领导开展游击战、地雷战,实行土地革命,创建了赣东北苏区(后扩大为闽浙赣苏区)。他在苏区首先创立股份制,发行红色股票;实行开放的苏区贸易政策,形成了几条开放型贸易的路线;成立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依靠发展苏区经济、扩大贸易来增加财政收入。

赣东北根据地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根据地,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苏维埃模范省”称号。毛泽东曾经说过:“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是很有才华的共产党员。他从事农民运动比彭湃晚几个月,比我毛泽东早几个月。他死的伟大,我很怀念他。”

当穷人的主席

国民党反动派把方志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把他的家烧、劫十几次。母亲来找他要点钱,他十分内疚地说:“妈妈,我是当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饷银将来会发,现在没有。”他妈妈听了以后说:“晓得了,明白你是当穷人的主席,我苦点也舒心啦!”后来,方志敏的妻子缪敏不幸被捕,妻兄缪镇东向方志敏要四百大洋的保释费,方志敏听后摇摇头拒绝了。他说,哪能拿出这么多钱去送给那批贪官污吏呢?苏维埃政府的钱来之不易,要尽量节约,四百大洋留下来,可以做许多事,还是另想其他办法吧。

身居高位不搞特殊,一如方志敏在《清贫》手稿中写的那样: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方志敏以清廉自持,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一点一滴都用于革命事业。为了打退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围剿,他带领战士们以竹笋、野菜充饥,坚持与凶顽的敌人斗争。方志敏以身作则,经常教育战士,让大家懂得红军一不为拿钱,二不为贪名,而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来革命的。

一次,方志敏要从弋阳去参加贵溪苏维埃代表大会,寒冬腊月里,他只穿着一件薄薄的破棉袄。这令身穿新棉袄的代表们于心不忍,要给他换件新的。但方志敏不同意,夜里去补了那件破棉袄。后来,代表将新棉袄送来,他执意不收,反复给来人讲要节省,要减轻群众负担。

由于废寝忘食的工作,方志敏患了严重的肺病。有一次,方志敏发现自己吃的是白米粥而大家吃的是米糠和野菜煮的粥,就叫警卫员告诉伙房:“大家吃什么,我吃什么,不能特殊。”老管理员听了警卫员的转达,叫了起来:“什么特殊?要讲特殊也行!方主席操心又劳累,肺痨、痔疮常常发作,哪个要为这事‘民主’提意见,我来担当!”方志敏感激这位老同志,但仍然把粥端回去了,和大家一起吃糠咽菜。

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1935年初,红十军团在撤返赣东北途中,被七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围因于怀玉山区。时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本已带领先头部队奋战突围,但为了接应后续部队,方志敏又入重围。1935年1月29日早晨,陷于绝境的方志敏不幸被俘。

在被关押的6个多月里,方志敏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党的事业。他利用敌人要他写“供词”的纸和笔,凭着一腔热血,奋笔疾书,写就《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等10余篇近14万字的文章。

1935年8月6日,国民党在南昌将其杀害。当方志敏牺牲的消息传到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时,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为之起立默哀致敬。中共中央代表在大会报告中说:“中国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总司令……方志敏同志的肉体虽被摧残了,但方志敏同志抗日救国的精神,将如日月经天,江河亘地而永垂不朽。”毛泽东晚年在读《新唐书·徐有功传》时,曾做了如下批语:

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清贫,是方志敏一生最鲜明的品格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来源:《清风北京—党史中的清廉故事》)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