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南平||闽北历史名人:何秋涛
2025-02-1311:21:38来源:

何秋涛与《朔方备乘》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深深地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我国传世的典籍中处处闪现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2022年7月,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册府撷珍——民族文化宫典藏古籍精品展”,其中的展品《朔方备乘》作者何秋涛即光泽县人,他把平生所学和爱国情怀融入到这部巨著,书中的摘录、记述和考证,向世人展现出历史上中华儿女共同捍卫祖国领土、热爱伟大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千年画卷。

何秋涛1824—1862年),字巨源,号愿船,清代福建光泽人。祖父何长敦曾任博野(今河北蠡县)知县。秋涛自小聪明过人,几能过目成诵。儿时阅天下图,能历举府、厅、州、县的名称,默数四境所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乡试录取为举人,次年礼部会试录取为贡士,殿试选为进士,朝廷授以刑部主事。刑部尚书爱重他的才能,举为律例馆提调、秋审处坐办刑部《律例根源》多由秋涛手定。秋涛及第后,更加致力于学问,苦读不倦,日与何绍基、张穆、陈庆镛等在京名流学者讨论切磋。他治学以实用为本,态度严谨认真“经史百家之词,事物之理,考证钩析”,定要弄清原委,绝不牵强附会,人云亦云。

咸丰三年1853年),秋涛随侍郎李嘉端巡抚安徽,因父亲要回光泽,他辞职随父而归。回乡后,省中各要员都对他非常器重,委他劝捐京米的职务,兼主邵武府属五书院的讲席。后因太平军攻打福建,他便着家属回北京,继续致力于经世之学的研究。广搜官私载籍,纂成《北徼汇编》兵部尚书陈孚恩认为该书对研究考据中国北方边境很有价值,咸丰八年把它进荐于朝廷。两年后,咸丰帝赐名《朔方备乘》大加赞赏:“此书于制度沿革,山川形势,考据详明,具见学有根柢。”并预备召见何秋涛,加员外郎衔,赐在懋勤殿行走。不久,何秋涛因父丧离任,租屋留居京师,清贫度日,却安贫乐道,讲读不断。同治元年(1862),保定莲池书院院长黄彭年应四川总督骆秉章之邀入其幕,请何秋涛代任保定莲池书院院长到保定数月后,何秋涛病逝

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殖民者侵华严酷现实,有识之士更重视对西方地理、历史的探究和我国边疆地理的研究。当时,沙俄不断侵我国疆土,造成边界争斗接连不断,边境百姓处境艰难何秋涛“益究心经世之务”,深感北徼研究之必要,遂潜心研究边疆史地。他收集阅读官私、中外著述,内容以历代正史为依据,参考西北地学前人的著作、国外传教士的论述以及中外舆图,将有关我国北部边疆和中俄关系的重要文献全文或部分抄录,对存疑的地方进行分析和考证,耗费心血,撰成《朔方备乘》。《朔方备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正本被毁,后来副本又毁。何秋涛去世后,无人整理原稿。光绪年间(1875—1908年),何秋涛之子何芳徕将残稿呈交直隶总督李鸿章,经黄彭年和畿辅通志局编修恢复原稿,于光绪七年刊行。《朔方备乘》外,何秋涛尚有《孟子编年考》《一镫精舍经解》《王会篇笺释》《一镫精舍文集》《一镫精舍诗集》著作

《朔方备乘》初为6卷,后增至80卷。其中卷首12卷,分圣训、圣藻、钦定诸书三类。圣训辑自康熙至道光历代皇帝有关北方边疆事物的训谕;圣藻主要记载乾隆在征讨阿睦尔撒纳,迎接土尔扈特归时撰写的部分诗文;钦定诸书收录《平定罗刹方略》《钦定大清一统志》《钦定皇朝通典》《钦定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大清会典》中有关俄罗斯及中俄关系的记述。正文68卷,其中《圣武述略》6卷24卷6卷纪事本末2卷2卷考订诸书15卷辨正诸书5卷7卷图说1卷。

《朔方备乘》是一部针对沙俄侵华野心,为当时中国国防军事服务而又不失学术水准的史地专著。鸦片战争后,国人对外患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东南海防,在当时大多数国人还未真正意识到来自沙俄的巨大侵略威胁之前,何秋涛就开始了《朔方备乘》的编撰。他从“揽地利戎机之要”的目的出发,用昭边禁,固封圉,抵御沙俄入侵的思想纵贯全书,不仅记载了历代北疆用兵利弊,还深入考析中国北疆的历史沿革和攻守地势,议论精当,订正不少伪谬史实,从学术视野有力地维护了中国领土的权益,堪称经世致用的典型之作。

《朔方备乘》是一部重视探求“夷情”和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著作。何秋涛在当时国人极不了解俄罗斯的情况下,阅读300多种俄国进呈之书和检索大量古文献资料,努力探求俄罗斯情况及中俄历史关系,撰写了众多价值极高的有关中俄关系的篇章,系统介绍了俄罗斯多方面概貌以及清初的中俄关系,为国人展现了一个“雄长欧洲,侵凌回部、疆土日辟,事变日增”的沙俄帝国,从而为“知夷制夷”,抵御沙俄侵略提供了全面的依据和参考。同时,《朔方备乘》也极重视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的历史,多处记述了我国历史上各时期边关将士的英雄事迹。三十四卷到三十六卷,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各族人民在保卫家国过程中涌现出的众多爱国将士如西汉戍边名将甘延寿和陈汤。三十卷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西汉两位和亲公主和亲联姻促进了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基础。立《土尔扈特归附始末》专卷,叙述其回归原因和过程。何秋涛对土尔扈特不甘受俄国役属、东归祖国的爱国行为大加称颂,建议清朝廷凡归附的“各部夷人,不易其习”,以维护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朔方备乘》在体例上是一部编撰独特、博采众长、论证缜密、自成一家的高质量史籍,“兼方志外纪之体”,以中俄关系为中心,北疆历史为纽带,融纪传、编年、纪事、考据、注释等形式于一体,综合地反映了这一领域的诸多成果。从内容和结构上适合其广涉古今中外的需求,更为西北史地的研究扩展了时空范围,突破了以往论西北史地的研究局限一隅一时一国的框架。《朔方备乘》考辨中外群书,博采众长,于“制度、沿革、山川、形势,考据详明”,量足质高,考订、辨正诸书达20卷之多,且论证缜密、图文并茂。著名的历史学家白寿彝将何秋涛、张穆与林则徐、魏源相提并论,称“都开创了新的研究风气,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反映了时代变动在文化领域里的脉搏,影响是相当大的。”

何秋涛广搜典籍,砥志研思,把平生所学和爱国情怀融入其中,成就了《朔方备乘》这部史地学著作。它不仅是中国近代论述中俄关系的代表巨著,是体现民族团结充满着爱国主义情怀的著作,至今仍旧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熠熠光辉。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