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瑴
—— 宋建炎三年签枢密院事
郑瑴(1080—1129年),字致刚,宋代建安(今建瓯)人。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授安陆府教授,权信阳(今河南信阳)县尉,监南康酒税,召为御史台主簿。
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灭亡,张邦昌僭号,郑瑴毅然投奔康王赵构。赵构(宋高宗)即位后,建立南宋政权,任郑瑴为监察御史,迁右司谏,升谏议大夫。郑瑴奏请高宗驻兵建康,凭借长江天险巩固边防,不料奏章却被宰相黄潜善、汪伯彦压置而未能及时防御,致使金人攻入泗州(治今江苏盱眙),高宗怆惶南逃。事后,黄潜善、汪伯彦仅被罢相,改任临近京师之地知府。郑瑴认为处理太宽,无法平息众怒,又上奏请求严惩,二人才被免去知府。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宋高宗到了杭州,郑瑴即奏请选拔任用吴越贤士,以济艰厄。三月,御营正副都统制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逼迫宋高宗禅让退位,虚尊为睿圣皇帝,并请隆祐太后垂帘听政,以此操纵朝政。宰相朱胜非以郑瑴当朝面斥苗、刘二人叛乱一事,升其为御史中丞。苗、刘杀戮无辜,郑瑴又奏请太后严斥苗、刘不得借军权干预朝政,以扼制二人嚣张气焰。同时,与宰相吕颐浩商议勤王之事,派亲信谢向乔装去面见文臣张浚、武将张俊等人,传告杭州城情况,让张浚等厉兵秣马,持重缓进。苗、刘获悉大惊,逼迫太后诏旨降睿圣皇帝为皇太弟、天下兵马大元帅,幼主为皇太极。郑瑴和御史王庭秀上疏抗争,使诏旨未能发布,太后乃以郑瑴与李邴并为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力谋复辟。同年四月,高宗复辟,张浚等率兵攻至城下,苗、刘败走。郑瑴因力谋反正有功,升任签书枢密院事,特授建安县开国男,食邑400户。此后,郑瑴日夜操劳,废寝忘食,辅政百余日便去世。高宗不胜哀伤,诏赠太师,谥忠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