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书院文化
志说南平 || 闽北书院:武夷山篇(五)
2024-10-3015:31:13来源:

兴贤书院

1730273527179450.png

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书院

 

武夷山市五夫古镇,徜徉古朴、宁静、平和的兴贤古街,一条历经风雨洗礼的石板路两旁兴贤书院、刘氏宗祠、连氏节孝坊、朱子社仓、朱子巷等一处处朱子文化遗址、遗迹错落其串连起一段段古老的故事,传承着五夫的历史文化印记。其中兴贤书院为纪念宋代理学先贤胡宪而构筑坐落籍溪坊,籍溪胜境牌坊。所谓“兴贤”,寓意“兴贤毓秀、继往开来”。

胡宪(10851162年),字原仲,宋代崇安县籍溪(今属武夷山市上梅乡)人,胡淳之子,理学家、教育家,学者称籍溪先生。胡宪幼年从学叔父胡安国,深悟二程(程颢、程颐)理学。绍兴1131—1162年)中,以乡贡入太学,当时查禁伊洛之学,他与刘勉之暗中传抄背诵又向程颐弟子谯定请教《易经》,久未有得。谯定对他说:“心为物渍,故不能有见。唯学,乃可明耳。”胡宪叹息道:“所谓学者,非克己工夫耶?”于是返回崇安籍溪,耕作卖药,供养父母。归乡期间,兵部尚书、都督府参谋折彦质,徽猷阁待制范冲等多次向朝廷举荐胡宪绍兴六年(1136年)诏赐进士,授左迪功郎、建州教授,他仍不愿赴任。建州知州魏矼致信陈说要义,胡宪才勉强就任。任职期间常与诸生剖析疑义,教导“为己之学”。后亲年老请准回乡,奉祠南岳庙。时值秦桧当权,他再无心复出,潜心研究理学他按照叔父胡安国意愿,修缮籍溪故居并建文定书堂著述讲学纂《论语论》数十家复钞取其要,附以己说。他以读书不务多为训,主张“学者治经术,商论义理,可以问人。至于出处,不可与人商量”(《宋元学案·刘胡诸学案》)。秦桧死后,胡宪被召为秘书省正字,上疏陈说:金人必定毁约,老臣宿将中只有张浚、刘琦可用。为积毁所伤朝廷无人敢直言劝谏。疏入,胡宪即请求去职,诏改左宣教郎,主管崇道观。“靖肃”。著有《论语会义》《南华真经解》。

胡宪与刘勉之、刘子翚合武夷三先生”,都是朱熹的老师。胡宪教授朱熹时间最长,从绍兴十三年朱熹父亲亡故从师五夫,到绍兴三十二年胡宪去,前后近20年,学习地在文定书堂胡宪诲人不倦,除朱熹外,吕祖谦也是他的学生胡宪一生安贫乐道,辞俸养亲;身虽在野,心不忘君;言行之美,举世所珍。后人为了纪念他,籍溪坊建了一座书院,名兴贤书院。书院建成后,朱熹在此讲学,往来书院时必经一条巷子,后人又取“朱子巷”。

元初,兴贤书院被毁。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乡人连成珍等14人首倡,崇安县令张翥支持重建。重建后的书院规划宏大,占地2000余平方米。建筑分三进,前为正堂,第二进为书,第三进为膳宿处及文昌阁。书院大门牌楼高耸,构筑精巧,飞檐重叠,气势磅礴饰有砖雕花鸟人物,上嵌石刻“兴贤书院”竖匾围以龙凤呈祥浮雕。门楼屋檐顶上供奉着“状元”“榜眼”“探花”三顶乌纱帽,至今清晰可见。大门门楣横额为“洙泗心源”,左右侧门分别是“礼门”“义路”的横额砖刻。第一进为正堂,正堂分上厅下廊。下廊设两厢,有“升高行远”横匾一副,为明张东铭所书上厅原柱雕梁,木刻精细,厅正壁彩绘道家龙图一幅,群龙飞舞,栩栩如生正上方悬以“继往开来”堂匾,仿朱熹笔迹,苍劲有力厅柱配楹联两幅:一为“穆穆皇皇大圣人宗庙之门万世学宫,跄跄济济唯吾子能由是路登紫阁”另一“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德参天地道贯古今”第二进为书院,分左右两庑。第三进为膳宿处及文昌阁,两层木结构,上为文昌帝君神龛,兼祀胡、刘、朱诸贤下为书院山长起居室和书斋等。

20世纪60年代书院建筑后两进被毁,仅存正堂。1988年,保护古迹文物,开发旅游资源,对书院进行修缮,并在书院内陈列朱熹生平1992年12月,书院被列武夷山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南平市政府将兴贤书院列为第一批朱子文化遗存名录。

兴贤书院对研究朱子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武夷山“双世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五夫镇充分发挥兴贤书院文化资源优势,深化文旅融合通过结合朱子文化、农耕文化、文创体验等开发不同的文旅研学路线,因地制宜,推动全域朱子文化研学游。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