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楼
忆住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
虽非水抱山环地,却是冬温夏冷天。
绕舍扶疏千个竹,傍崖寒冽一泓泉。
谁教失计东迁缪,惫卧西窗日满川。
这首七言律诗是朱熹的《怀潭溪旧居》,其对旧居的句句心语,道出了数不尽的怀念思绪。诗中的潭溪旧居,指的就是他居住达四十多年之久的紫阳楼,亦称紫阳书堂、紫阳书室,坐落在武夷山市五夫镇府前村。这里山水环绕,是朱熹成长、著述、讲学之地,堪为“杏潭圣迹”,“虽千百年犹欲绝其芳”。
临终托孤,建楼五夫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父亲朱松病故,临终前将朱熹母子托付于好友刘子羽,并让朱熹认其为义父。经过慎重考虑,刘子羽在五夫里府前村为朱熹母子构建了一座楼宅,“于绯溪(即潭溪)得屋五间,器用完备;又于七仓前得地,可以树,有圃可蔬,有池可鱼,朱家人口不多,可以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篇卷一)
为朱熹母子建造紫阳楼的刘子羽(1096—1146年),字彦修,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抗金名将,曾转战川陕,开辟第二条战线,为力保南宋半壁江山立下赫赫战功。后入朝任朝议大夫,充徽猷阁待制,赠少傅。期间,与时任著作郎的朱松成为知交好友。绍兴八年,秦桧当权,专主和议,刘子羽因力主抗金而得罪秦桧,于绍兴十二年遭秦桧一党陷害,罢官在家闲居。绍兴十六年,刘子羽去世,与其父刘韐、其弟刘子翚、其子刘珙获“三忠一文”的褒谥。
绍兴十四年,14岁的朱熹遵父遗嘱,奉母迁居于五夫里,从学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先生。直到绍熙三年(1192年)举家迁居建阳考亭,他在这里居住了40多年。刘子羽不负好友所托,尽心培养朱熹。朱熹对此终身难忘,“先生……尤以收恤孤穷为己任”,感激之情跃然纸上。
紫阳楼风格朴素典雅,一楼二进,有屋五间。一进悬刘子翚亲题“紫阳书室”匾,堂旁有两夹室,左名“敬斋”,右曰“义斋”,均为书房;后进为起居之所,朱熹命之“韦斋”“晦堂”,以示不忘父志和传承老师刘子翚的教诲。因朱氏祖籍徽州婺源有紫阳山,为表示不忘先祖,朱熹名新宅为紫阳楼,并亲撰《名堂室记》,并从此以“紫阳”自号。
紫阳楼前有一方池,传说朱熹在此苦读时,无意之间瞥见方塘中的云彩映衬着自己清瘦的身影,诗情油然而生,遂作《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一块的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显得恬静而幽雅,但诗人寓物说理,将读书时的领悟,心灵的澄静,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有如活水一样的新知,源源不断让自己才思不绝,情操高雅。
著述紫阳,潜心理学
朱熹在武夷山的40多年中,除外出任职和在建阳寒泉精舍、武夷山武夷精舍的几年,大部分都在紫阳楼度过。在五夫时从学理学名师,苦读成名,17岁中举,19岁中进士。绍兴二十七年,朱熹以同安主簿四考秩满罢归。第二年回到崇安五夫后,在家奉亲讲学,潜心苦读,著述文字,阐扬道学。同时,朱熹还在紫阳楼立私塾,因而紫阳楼兼有书院的功能。理学家蔡元定、范念德、吴楫、何镐、林用中、林元中、刘清之、詹体仁等都曾在这里从学朱熹,他们都为朱子理学的传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紫阳楼期间,朱熹先后完成《论语要义》《论语训蒙口义》《大学解》《资治通鉴纲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程氏外书》《伊洛渊源录》《古今家祭礼》《大学中庸章句》《大学或问》《论孟集注·或问》《诗集传》和《周易本义》等重要著作,晚年著述的集理学大成《四书章句集注》,最后的定稿本也在紫阳楼酝酿成熟。因此,朱熹的理学成就与五夫紫阳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朱子理学是在这里萌芽、形成、成熟、传播,五夫堪为朱子理学的发源地。
几经沉浮,文脉传承
紫阳楼历史上几经修缮,到民国初年毁于兵燹,仅存遗址。民国15年(1926年),五夫人詹继良择基重建,以建楼之举“慰前贤之灵爽,激后人之志气”,并辑有重建文记,后毁圮,仅存断壁残垣。1992年,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在各级领导、专家的重视支持下,当地政府筹资在詹继良重建原址上按旧式复建。新建紫阳楼建筑占地551平方米,建筑面积665平方米,仿宋代建筑风格,构体为歇山顶闽北民居格式,内中的厅、堂、室、斋、轩都是按朱熹的《名堂室记》进行布局。紫阳楼大门门额悬“朱子故居”匾,进入大门的第一个厅堂,就是朱熹命名的“紫阳书堂”。厅堂左室为“韦斋”,右室为“礼斋”。后堂名“晦堂”,堂前两柱为集朱熹墨宝的柱联,内容是刘子翚的赠联:“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堂匾“不远复”是朱熹老师刘子翚赠送的“三字符”(格言),也是集朱熹手书,表达了迷途不远时,就应回复知返的儒家修养方法。赠联和赠匾都成了朱熹一生遵循的座右铭。晦堂之后为木构两层小楼,是内眷居住之所。
紫阳楼南侧是一片树龄达七八百年树林,有红豆树、香樟、楠木。其中靠溪边的古香樟,相传为朱熹16岁时手植,距今已经870多年,树围达4.76米,枝繁叶茂,树冠宽大,香气飘逸。
1999年建设的紫阳楼
2017年10月,为加强朱子文化保护建设,聚力朱子文化复兴,打响朱子文化品牌,紫阳楼重建工程被列为福建省重点项目、朱子文化生态园的子项目和武夷山市围绕文旅结合、大力发展朱子文化产业的项目之一,在宋代紫阳楼遗址开工建设,2021年9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新建的紫阳楼占地面积1901平方米,建筑面积1028平方米。大门东向稍偏南,大门前是室外广场和家训照壁等景观小品以及配套设施。广场地上镶有一幅楹联“睥睨即万里,超忽凌八荒”,出自朱熹《远游篇》诗。大门两侧为朱熹题写的楹联“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进大门,沿中轴线依次为中堂、内堂、内橱和后院。中堂悬“国恩家美”匾,有“爱君希道泰,忧国愿年丰”“深源立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处生”“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等柱联,北侧为“韦斋”和“敬斋”,南侧为“晦堂”和“义斋”(三子婚房)。内堂悬“瑞日祥云”匾,有“善为传家宝,忍是积德门”“水云长日神仙府,禾黍丰年宝贵家”“坐间花柳阴初合,望外山河势如幡”等柱联。中轴线两旁有南北两廊,北廊有五夫特产馆、文房四宝馆、朱子文创产品馆、建本图书室、书画室等;南廊依次有朱子纪念馆等。
2021年新落成的紫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