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书院
屏山书院遗址(连荣华 摄)
屏山书院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屏山之麓府前村,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由朱熹的启蒙老师刘子翚创建。
宋代的五夫人才荟萃,仅刘氏家族就有“三忠一文”的褒谥。“三忠”即刘韐及长子刘子羽、子羽长子刘珙,祖孙三代有功于宋室,刘韐死节于“靖康之难”,谥“忠显”;刘子羽、刘珙父子分别谥“忠定”、“忠肃”。“一文”即子羽之弟刘子翚,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著有《圣传论》、《屏山集》,去世后谥“文靖”。刘氏家族忠节与斯文并重,堪称传统家国文化中的典范。
刘子翚(1101—1147年),字彦冲,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精通文学、理学,诗歌风格明朗、清激,尤其以忧忿国事之作更为优秀。父刘韐曾任河北河东宣抚副使,死节于“靖康之难”。刘子翚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治今莆田)。绍兴元年(1131年),刘子翚借病请祠主管冲佑观,从此隐居武夷山,终生致力讲学授徒,著述立说。绍兴十三年,朱松临终将朱熹托付教养,并嘱咐:“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朱熹从之学《易》,“朝夕于之侧”“顿首受教”,终为大儒。
建炎四年,刘子翚于武夷山五夫镇屏山之麓府前村创建屏山书院,作为著述讲学之所。书院前临潭溪之海棠洲,背靠苍松茂林,环境幽静,其《潭溪十咏·山馆》诗曰:“春林绕舍青,门馆终日静。吾心乐有余,所寓皆胜境。更凿庭下池,溶溶浸山影。”
屏山书院初为五夫刘氏家塾,入学读书弟子称“同舍生”或“诸生”。五夫《刘氏宗谱》记载,家塾创建之初,刘子翚效法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宗旨,以乡里子弟为主,不论贫富,凡来就学者均予收授,颇得乡人称颂,“入学生徒颇众”。家塾初建规模较小,难以容纳众多的学生。绍兴十四年,刘子翚扩建书院,命名为屏山书院,内设杏坛、六经堂、复斋、蒙斋、二琴堂、书坊、起居房舍等,庄重雄伟,其中六经堂为授学之处。刘子翚为家塾诸生曾作《示六经堂学者》,以为刘氏家塾学规:
汝心之休,处此如游;汝心之流,处此如囚。
此堂何有?维经与史。隐索周施,於兹备矣。
诵书琅琅,其神乃扬。杂虑横心,圣言则忘。
讲书默默,精义乃得。借聪於人,终焉必惑。
视彼迅晷,若弗云来。今汝不勉,则何有哉?
时习之说,反身之乐。瞻忽茫茫,匪伊情度。
(《屏山集》卷六)
当时,不但“乡人子弟均聚而学”,四方亦“后生来问学者,随其气质,开示为学。”刘子翚教授学生,常“教语认学,终日无倦”。刘子翚除亲自授学以外,还邀请当时与他合称“武夷三先生”的大儒白水先生刘勉之、籍溪先生胡宪到此讲学,名人学者黄铢、刘珙、方士繇和魏了翁等都曾在此学习。绍兴十三年,朱熹遵父遗命,奉母自建安南溪精舍至五夫里就学于武夷三先生,后又陆续于此讲学、著述30余年。
淳祐二年(1242年),在刘子翚去世近百年之际,朝廷为褒扬他的功绩,在屏山书院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由县署直接管理,并派一名山长负责院务。扩建后的书院规模宏伟,布局宽敞。前有石门和门坊,正门悬挂朱熹原撰写的“屏山书院”匾额。入门有庑,回廊曲折,甚为壮观。正屋分三进,第一进设“杏坛”,为授课之所;第二进东为“复斋”,西为“艮斋”,取“不远复”和“怀念东北”之意,并配有膳食起居之所,以方便远方前来就读的学生;第三进为山长所居及书斋、书坊等。
元初,屏山书院毁于兵祸。明洪武二年(1369年),刘韐八代孙刘子长重建。重建后的书院中为堂,以供奉先圣燕居像;堂后为祠堂,中间供奉刘子翚像,左列刘珙像,右列朱熹像;祠堂之前又为两斋,东曰“不远复”,西曰“毋不敬”;又前为两门,揭“屏山书院”四字,为朱熹亲笔。此后,书院多有修葺,至清光绪年间废弃,民国初再次被毁,遗址被辟为稻田。
1992年12月,屏山书院遗址被列为武夷山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5—7月,福建博物院和武夷山市博物馆联合对屏山书院遗址进行考古调查与勘探。遗址东西长110米,南北宽105米,面积为10000平方米,核心区域8930平方米。书院由前侧驿道、四周围墙和内部建筑群基址组成。外有封闭式围墙,内部主要由三组大型建筑群基址构成。每组建筑群面积均超过1000平方米,以主厝为干、附厝为辅,穿插以道路和水沟等。所有建筑基础均以河卵石砌造,建筑平面格局完整,各类建筑基址保存较好。建筑时代延续较长,遗迹前后可分为五期,时代从南宋至清代。出露遗迹以明代建筑基址规模最大,保存最为理想。出土文物以生活常用陶瓷器为主,不少器底有“刘宅”等文字墨书。根据出土文物,结合《刘氏家谱》等资料分析,其中东侧第一组建筑确认为刘子翬宅第,另两组建筑群基本认定为刘氏所建、朱熹幼时就学的屏山书院建筑。
2017年和2022年,对屏山书院遗址又进行两次考古挖掘,勘探后回填,保留遗址原状,不再种植生产。2018年9月,屏山书院遗址被列为福建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屏山书院遗址是迄今国内为数不多经考古证实的朱子文化真迹,对于朱子文化研究、传统文化传承和旅游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