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史实纵横
闽北红色故事 || 省委“除恶 分粮”试点的开展和扩党练干会议的召开
2024-10-2910:49:19来源:

19471214日,中共中央华东局来电,同意闽浙赣省委关于过去一年来的爱国游击战争总结报告,指出福建游击战争的主要缺点是群众基础不广,转达了党中央对解放战争形势与前途的分析,提出党在战略转移新时期的军事、土地改革、经济和统一战线等一系列问题的方针和政策,明确指出蒋介石集团败局已定,必须坚持把革命斗争进行到底。

局势的急剧变化,使中共闽浙赣省委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必须要有新的战略、新的行动来适应新的局面。19481月,省委机关从闽侯尚干一带迁到南平凤山镇(今延平区南山镇)东门村,南平成为当时中共闽浙赣省委领导下的游击战争指挥中心。

2月初,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从东门村迁到凤山镇下明洋村,并成立了中共南(平)古(田)(建)瓯县委,杨兰珍任书记。5月,中共南古瓯县委发展为南古瓯中心县委。同月,中共南平县委在凤山镇芹山成立,周道纯任书记。中共南古瓯中心县委和南平县委的成立,使南古瓯游击区有了坚强的基层组织领导机构,为南古瓯地区恢复和建立民主根据地提供了组织保证。

为了便于发动、领导游击战争,南平县委划分了游击区,并任命了区长:大凤游击区区长张光隆(后为张植生);江边游击区区长吴开基;赤门游击区区长童进财;洋后游击区(以后坪为据点)区长童白奴;夏道游击区(以上溪为据点)区长应道德;樟湖游击区(以溪口为据点)区长廖细弟。

19483月,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从凤山镇下明洋村转移到上明洋村,电台设在上明洋与江边之间的大山上。江边的贫农团十分支持省委的工作,骨干黄善锦等积极配合游击队做好保卫电台的工作,谢隆森为解决游击队的粮食供应,一户就献出3000斤粮食。

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更加激发了闽浙赣党组织和游击队的革命热情,一场以“除恶分粮”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斗争即将在南古瓯大地上展开。

19484月,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从凤山镇上明洋村转移到对面山上的岩溪村,在水尾山搭棚驻扎,并决定以岩溪为中心据点,在南古瓯地区开展恢复和建立民主根据地试点工作。省委书记曾镜冰一边领导机关党员、干部和游击队指战员的整风学习,一边加强对农民运动的指导,亲自部署领导“除恶分粮”斗争,派出精干的武装工作队,深入到附近的乡村调查,秘密访贫问苦。

中共闽浙赣省委领导的群众性游击战争,经历了艰难困苦的曲折发展历程。为了适应全国的形势发展需要,掌握全省游击战争的情况,研究、解决各地游击战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推动群众性游击战争的深入发展,19484月下旬,中共闽浙赣省委在南平凤山镇的杜嵩岭村李家祠堂召开了扩党练干会议。会议于51日结束,通过了《为坚决发动农民扩党练干的决议》(简称“五一决议”),提出群众性游击战争的两大任务:一是坚决发动农民斗争,主要打击恶霸地主,边打边拉地主富农,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斗争方式以武装斗争为后盾的非武装斗争为主,以个别的武装斗争为辅,两者互相配合,互相交替;二是扩党练干,吸收贫雇中农积极分子,通过训练,组织区乡政权。

“五一决议”的基本精神是闽浙赣省委于1948119日发出的《为展开广泛群众性游击战争,恢复与建立民主根据地的决议(草案)》(简称“决议草案”)的继续和补充。会议后,各地党组织根据斗争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斗争任务和斗争形式,使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出现了新局面。

南古瓯游击区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以贫农团为骨干的农民运动不断深入发展。5月,在闽东北地委辖区内设南平、古田、建瓯、屏南四个县委,分别由周道纯、叶明根、李忠群、黄陆团担任县委书记,并分别成立县游击大队和区游击队。南平设立西芹、洋后、大凤、王台、樟湖、夏道6个区;建瓯设立明洋、迪口、玉山、城关4个区;古田设立5个区;屏南设立2个区,都分别任命了区长,组建了数量不等的区游击队。

五六月间,省委在南古瓯地区一方面贯彻“五一决议”,一方面指导分粮工作。为纠正除恶分粮斗争中的偏差,对分粮政策作了两方面的调整:一是在征粮对象上,对恶霸惩罚性罚谷,对一般地主无利借粮,对有余粮的中农则低利借粮;二是在分粮对象上,一方面要照顾和奖励已自觉参加贫农团的群众,另一方面必须分少量粮食给未参加贫农团的贫农和缺粮的中农,同时要救济被错杀人员的家属,动员被吓跑的地主、保长回来接受贫农团罚谷分粮。

纠正了这些偏差,使群众斗争的目标更准了,革命干劲更足了,许多原本在观望的群众也积极行动起来,参加到除恶分粮的斗争中来。当时,凤山地区各村普遍开展除恶分粮斗争,进行抗租、抗税、抗丁的“三抗”运动。在此基础上,群众性的游击战争稳步展开。

 

 1730170255671429.png

图为中共闽浙赣省委扩党练干会议旧址——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明洋村杜嵩岭自然村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