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东方军政治部旧址——顺昌县洋口镇洋口中学校园内
1933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肩负着“筹款百万、赤化千里”“创造百万铁的红军”“把红旗插到福建去,开辟新的根据地”的历史使命由赣入闽。8月26日,东方军攻占了闽北重镇——洋口,红十九师在师长周建屏的指挥下,包围了顺昌县城。随后红四师、红六师、兴国模范师、少共国际师、闽赣军区所属部队先后参加围城作战或配合作战,这次围城战斗持续40多天。
1933年7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根据中共临时中央的作战方针和作战计划,以红三军团指挥部和第四师、第五师、第十九师(暂缺三军团的第六师)组成东方军,彭德怀任司令员,滕代远任政治委员。东方军入闽的任务:首先挺进闽西,迅速歼灭国民党军第七十八师、第四十九师和新编第二师,尔后挥师北击,消灭第五十六师和新编第四旅,最后从闽西北入赣,与中央军会攻抚州、南昌。
8月下旬,东方军第四师、第五师、第十九师经清流、明溪进抵沙县夏茂、高桥地区,即以一部兵力袭占富屯溪沿岸的洋口、峡阳,切断了顺昌与延平间国民党军的联系。随即以红十九师一部配合红六师进攻将乐;以红四师、红十九师各一部围攻顺昌;以红四师和红五师一部围攻延平。
8月24日,东方军一路由沙县夏茂进至顺昌郑坊,分别经由元坑蛟溪、郑坊榜山向顺昌县城挺进;一路由沙县高桥进入延平王台,转向洋口对顺昌县城形成包围之势。当日下午,国民党顺昌县政府一方面专电到省请援,一方面安排驻军部署防御。25日,为农历七月初五,正值墟期(顺昌城关为逢五、一赶墟),驻军团部下令将城门关闭,分一、二、三营守卫东、西、北门,教导队及常备队守卫向南临溪各门。是时,城内国民党驻军团部弹药不少,还获得将乐方面的支援。当日,蛟溪、榜山、石溪各地均报发现东方军。26日早晨,国民党驻军派探子探查情报,刚渡过富屯溪就碰到东方军派出的便衣侦察队。上午8至9时,东方军已对顺昌县城形成包围之势。
从8月26日开始,东方军从城区四面展开攻城,由于顺昌城区有富屯溪和城墙防护,东方军的攻城战未取得有效进展。后改变策略,进攻地点由四面围城改为重点围攻东、西两城门,攻城方式也由原先的枪炮长梯改为在城墙根下开挖地洞、安放炸药。准备妥当之后,9月12日,东方军发起总攻。13日清晨,西门墙根被炸开近两丈。驻守西门的国民党驻军第二营抵挡不住,退至第二道防线。东方军便衣队队长李春仁率第一队攻入,第二、第三队随后跟进。攻城突击队遭到驻军的激烈抵抗,进退无路,70多人壮烈牺牲(后葬在塔山烈士陵园),但也歼灭了国民党守军二营营长及不少士兵。东门突击战因安置的炸药距离墙根太远,起爆后城墙并没有崩塌,只是把城墙外的石块炸起飞入城内,砸断站岗士兵一只手臂。
9月23日夜,东方军再次发起攻城战,西门城墙又被炸开。国民党守军闻声而出,最先进城的东方军战士20余人均壮烈牺牲,后续队伍也被敌人机枪击退。在西门发动攻击的同时,东方军在东门再次实施爆破。国民党守军吸取教训,派人24小时循墙根侦听,听到有开挖之声,就在墙内挖掘濠沟,以水灌之。结果此次东门攻城,因为炸药装入太深,爆破后墙内濠沟内的水流进,使爆破威力减弱,城墙完好无损,仅致守城士兵1人、联丁4人死亡。北门攻城战则因爆破点距离城墙太远,炸药爆破对城墙未起到破坏作用。
东方军围城后,使顺昌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成了一座孤岛。国民党为了解困,除了派兵增援外,自9月3日起,飞机隔日或一至两日,为守军空投食品、子弹等救援物资,但援军至东方军撤离也未见到。后来才知道,国民党五十六师派出的三三四团在顺昌洋墩、第十九路军派出的马鸿卿团在沙县夏茂均遭到东方军阻拦,不敌东方军而原路返还。
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东方军加强攻城作战,但各城均屡攻不克。9月下旬,国民党军开始第五次“围剿”,其北路军已攻占黎川,东方军奉令西返入赣作战。9月29日,驻洋口的东方军到达县城外围,夜晚在北门炮台山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因国民党守军占据有利地形,进攻未取得有效战绩。10月初,最后一批东方军撤离顺昌。
东方军顺昌围城战虽然未能攻克县城,但东方军所属各部队先后攻占了洋口、谢屯、大干、漠布(今谟武)、桂溪等区乡(村),深入顺昌各区、乡(村)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党组织、红色政权和革命武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及筹粮筹款等活动。中央苏区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毛泽民到达洋口,将东方军在洋口筹集的款项30多万元、食盐24万斤、煤油600余桶及大批纸张、药材、布匹和武器进行调配,除了部分补充东方军和分给当地贫苦工农外,大部分都运往中央苏区。
图为东方军使用过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