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1930年,闽北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极大地动摇了邵武国民党的统治,同时也给邵武工农群众以极大的鼓舞与鞭策。
鉴于革命形势不断发展,1930 年初,中共赣东北特委和中共闽北特委先后派共青团员兰小妹、党员杨正兴到邵武开展党的秘密活动。他们到邵武后,秘密住在邵武水北街马祥兴家。不久,赣东北特委又派党员谢细崽来邵武开展活动。谢细崽来邵后,住在水北小西门头的亲戚洪宗本家。江西横峰人马祥兴1916年定居邵武水北街务农,后又经常往来于横峰、弋阳、铅山、邵武一带贩牛,与谢细崽早年相识并结为密友。谢细崽到邵武后,通过马祥兴很快与兰小妹、杨正兴接上关系,并在马祥兴家共同研究商讨开展革命事宜。
白天,他们三人分头外出做工,谢细崽以做小贩兼做零工为掩护,兰小妹、杨正兴以打零工为职业,分散到田间地头、车站码头,广泛地与贫苦人民交往。在农民、工人、商贩中散播赣东北、闽北崇安等地人民群众闹革命的故事,宣传革命道理,讲述农民翻身后如何当家作主,斗地主、打土豪的喜庆场面,以唤起他们的革命热忱。晚上,则深入到贫苦百姓家中,以访贫问苦,促膝谈心的方式结交朋友,启发和灌输革命的思想和道理。特别是联系“种田的为什么没有饭吃,织布的为什么没有衣穿,造屋建房的为什么没有房住”等实际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有效地提高了贫苦人民的认识,使他们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和压迫剥削造成的;意识到只有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才能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状况;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才有可能过上好日子。很快地,他们三人与马祥兴、滕信谷父子(滕信谷为马继子)二人及洪宗本、冯友才、范伙明、高春生、苏五仂等一批贫苦农民结成革命同志。经过较长时期的培养、锻炼和考验,根据“党员发展党、团员发展团”的原则,谢细崽、杨正兴选择了马祥兴、滕信谷、冯友才、高春生为新党员发展对象,兰小妹确定范伙明、苏五仂为团员发展对象。此后,9人经常在马祥兴家秘密聚会,学习“怎样做个好党员”,提高认识,坚定革命的信念。
1930年9月3日深夜,在水北洪家窠村(今邵武机务段背后山坳)村民邱旺仔家的楼上,召开了有谢细崽、兰小妹、杨正兴、马祥兴、滕信谷、冯友才、高春生、范伙明和苏五仂等9人参加的会议,由杨正兴主持。会上,谢细崽宣布马祥兴、滕信谷、冯友才、高春生4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兰小妹宣布范伙明、苏五仂正式加入共青团组织。而后,马祥兴把带来的雄鸡交给谢细崽,又去厨房拿来菜刀和瓷碗,冯友才斟上一碗白干酒。谢细崽手握菜刀往桌上一拍,雄鸡的血淙淙地流进碗里融入酒中,9人依次接过碗,以喝鸡血酒盟誓的形式进行了宣誓:“紧跟共产党,永不叛变……”
会议根据1930年7月间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组织会议关于“党与团的组织暂时统一起来,成为一个组织系统,按照各级组织形式成立行动委员会”的指示, 决定党、团混合正式成立“邵武党团小组”,推举谢细崽为组长,兰小妹为副组长。同时讨论制定了党团员纪律,即:努力工作,联系群众,按月缴纳党费或团费(3个铜片),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严守机密,永不叛党,如有叛党泄密,子弹穿心。会议还讨论制定了“打倒土豪劣绅,帮助贫苦农民闹翻身,组织农民暴动,进行土地革命”的方针,并通过了党团混合小组近期将“继续开展宣传活动,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党、团员,壮大党的组织”的工作任务。最后,对党团小组成员工作区域进行划分,具体是:马祥兴、滕信谷、冯友才、范伙明4人负责水北和县城一带的工作;高春生、苏五仂负责界首一带的群众发动;谢细崽、兰小妹、杨正兴则立足于洪家窠附近一带的活动。
邵武党团小组成立,标志着长期受压迫、受剥削、受奴役的邵武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无产阶级政党这一坚强的领导,从此邵武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邵武人民的革命运动正式纳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轨道,为日后邵武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组织保证。
党团小组成立大会后的第二天,谢细崽、杨正兴和滕信谷3人赴崇安,向闽北特委汇报工作,闽北特委对邵武的工作给予较高的评价,并指示邵武党团小组:第一,继续开展宣传,扩大党的影响;第二,积极而又慎重地发展党、团员,壮大党的队伍;第三,组织民众开展土地革命。谢细崽得到指示后,领取活动经费,立即与滕信谷返回邵武,杨正兴则留在闽北特委工作。
谢细崽等回到邵武,立即召开党团小组会议,传达闽北特委的指示,研究执行意见,提出了采取刷写标语、张贴传单这一更为积极的宣传形式。会后,全体成员分头行动,谢细崽草拟好标语和传单,冯友才等购来油墨、纸张等,秘密请来城区一名进步教师,协助刻印传单。每当夜深人静时,冯友才、范伙明等分头进城张贴传单、刷写标语。“打倒土豪劣绅”“中国共产党万岁”,一条条显眼醒目的标语,一张张充满激情的传单,唤醒世代饱尝压迫剥削的人民。
图为中央苏区邵武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