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杨峻德起草的《红军之意义》《红军之组织》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自1929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闽北建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十五团开始,闽北大地的红色武装就担负起守护革命果实、保卫人民政权的重任,并经历了部队番号演绎的“七部曲”。
第一部曲:从崇安民众队到闽北工农红军
1928年9月和1929年1月,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中共崇安县委遵照中央及福建临时省委的指示,发动了两次以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武装暴动,奠定了闽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同时建立了16支民众队武装力量。为了加强武装力量,1929年4月,崇安县委决定将红色武装的领导机关从军政一体化的民众局中分出来,成立红军局,并将16支民众队陆续整编为红军团。其间,省委特派员杨峻德撰写了《红军之意义》《红军之组织》作为红军整编的纲领性文件,从性质、任务、纪律等方面对闽北红军作了明确规定。10月,16支民众队陆续整编为各队红军。同月,崇安县委在岚谷乡黄龙岩村召开各队红军负责人会议,决定将各队红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十五团”。崇安县委书记陈耿兼任团长,全团下辖3个营、9个连和1个特务连,共500余人、百余支枪。
次年7月,星村苏区在扩大红军热潮中,有船工300余人、纸工100余人志愿参加红军,崇安县军事委员会以星村船工、纸工为骨干,成立红军教导团,由县委书记、县军委主席、红五十五团团长陈耿兼任教导团团长。
第二部曲:从闽北工农红军到赣东北红十军
1930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邱泮林到达崇安,在崇安县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上,传达党中央关于将闽北、赣东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合并,以及调闽北红军到赣东北组编红十军的决定。同年10月5日,闽北工农红军五十五团和教导团1500余人在崇安县军委会参谋长李静愚和红五十五团团长李克敌的率领下,从崇安经分水关开赴赣东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组编,成为由方志敏创建的红十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步曲:从赣东北红十军到闽北红军独立团
1930年11月,中央派代表涂振农到赣东北特委传达贯彻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路线。为了粉碎敌人对闽北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赣东北特委决定将红十军内的闽北红军整编充实,成立闽北红军独立团,派回闽北苏区开展反“围剿”斗争。闽北红军独立团300余人,在团长谢春篯和政委邹琦的率领下,日夜兼程,到达崇安县坑口与徐福元领导的赤警连会合,给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区军民带来了收复失地的信心和力量。
第四部曲:从闽北红军独立团到闽北红军独立师
1931年1月,赣东北特委新组建闽北红军独立团返回闽北,同月在崇安县坑口成立中共闽北分区委员会、闽北分区革命委员会、闽北分区军事委员会,肖韶任分区委书记,邹琦任革委会兼军委主席,统一和加强对闽北党组织和红军的领导。1932年10月,闽北红军发展到3000余人,可以组编为一个师。11月,闽北分区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北军分区,以加强对各县地方武装的领导,薛子正任司令员,黄道任政委。闽北红军独立团扩编为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黄立贵,下辖3个团,共2000余人。各县亦相继成立了独立团、营等地方武装。
第五部曲:从闽北红军独立师到红七军团二十一师五十八团
1933年4月,中央人民委员会第四十次常会决定成立闽赣省,将闽北苏区从闽浙赣省分出,划归中央苏区闽赣省领导。中央还决定组编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闽北红军独立师1800余人被编为二十一师五十八团,由二十一师师长黄立贵兼任五十八团团长,陈一任政委。至此,闽北红军独立师升格为中央苏区红军,进入中央红军序列。
第六部曲:从红七军团二十一师五十八团到重建闽北红军独立师
1933年9月,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黎川失守。年底,红七军团二十一师五十八团护送闽赣省委工作团重返闽北。1934年1月,以黄道为首的闽赣省委工作团在二十一师五十八团的护送下到达崇安县大安村,红五十八团也留在闽北苏区,成为闽北主力红军。1935年2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在崇安县洋庄乡坑口的长涧源村,重建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黄立贵,下辖4个团、1个纵队。
第七部曲:从闽北红军独立师到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
1937年10月,国共谈判达成协议,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的红军游击队(除广东琼崖地区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中共闽赣省委根据党中央和新四军领导人的指示,将闽北红军游击队分批到崇安县洋庄乡坑口的长涧源村集中。1937年冬,闽北红军游击队开赴江西铅山县石塘镇参加整编。
1938年2月9日,由黄道正式宣布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饶守坤为团长,曾昭铭为副团长,刘文学为政治处主任。全团下辖3个营和1个机炮连,共1500余人。2月25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离开石塘北上抗日。
至此,闽北工农红军完成了从崇安民众队到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的七次番号演变,实现了具有跨省性、多样性、纪念性的重大历史转折,并载入闽北、闽赣省和中央苏区的精彩历史画卷。
1938年2月至1941年1月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五团在皖南抗战前线打了许多名扬大江南北的硬仗和胜仗,其中以“红杨树战斗”、“五次繁昌保卫战”和“血战东流山”最为闪光,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新四军军威,被称为“抗战英雄团队”。
铁军摇篮,将军辈出。闽北红军的红色基因,经过变动番号的“七步曲”,最后传承到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共走出了10位开国将军与16位省军级领导。这是闽北红军和新四军五团的光荣。
图为新四军第三支队崇安(今武夷山)留守处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