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尾村是松溪县重要的革命老区村,地处松溪西北部,北至花桥乡九蓬村,南邻郑墩镇青山村,西接建阳区漳墩镇北孟坑,东到郑墩镇。全村面积28平方公里,距离松溪县城21公里,下辖源尾、黄屯、甲墙、官田、丘地、大林坪、马窝、胡厝8个自然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586户2289人。
1929年12月,中共松溪特支在路下桥与浦城交界的莫上村社王庙成立,隶属中共崇安县委。自此,松溪有了共产党,松溪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1932年10月,建瓯中心县委决定在建松政农民自卫武装中挑选精干人员,组建闽北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队长张沐,政委黄可英,初步形成东至松溪梅口、青山,南到政和护田,西抵水吉漳墩,北达松溪路下桥、丘地和浦城濠村的广大区域,有力地推动了松溪苏区革命斗争的发展。
1934年9月,建松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为扩大红色区域,红七军团第二十一师第五十八团部分红军、随军工作团与建松政党组织和武装紧密配合,分赴各村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源尾村在路下桥苏维埃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土地革命,土地分配以乡或村为单位,有劳力的农民、红军每人按2-3口人计算,老弱病残者按实际人口计算,工商业者原则上不分田,富农分坏田,逃跑在外的地主豪绅不分田。9月下旬,工作进展较快的路下桥、姜地、漳墩、濠村及源尾、青山、郑墩、梅口一带分配了土地和青苗。“黑暗社会,吃人世界,工农不能忍耐,把它来打开;东方升起一轮红日,变成一个光明美丽的世界,看,分田又分地,不要交租与还债,生活自由自在,建立苏维埃,地主豪绅,封建势力齐崩溃。红旗飘飘,多么光彩,儿童团,活泼泼,谁也不能赛。继续来,奋勇来,不懈不怠,若全国都是苏维埃,那么更开怀”。这首传唱于源尾苏区的歌谣唱出了松溪苏区人民前所未有的幸福。1935年1月,红五十八团团长黄立贵、政委陈一率部护送建松政地区参观团回建松政地区,转战松溪攻入花桥,途经源尾、路下桥、梅口、青山等地回师西表。
1937年11月23日,根据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中共闽东北特委书记王助以闽东北分区抗日军政委员会主席兼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特派员的名义去函国民党松溪县政府,提出国共合作抗日的意见,要求国民党地方当局立即停止一切敌对行动。11月28日,国民党松溪县政府派出花桥区长张弘为代表,在甲墙与中共方面的建松政军政委员会代表、团中心县委书记游火明等进行谈判。谈判从上午开始,直到子夜才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1938年1月,根据中共闽赣省委的指示,由闽东北红军组成的闽东北抗日义勇军400余人在路下桥集结休整,其中建松政地区就有370余人,而后开赴江西铅山石塘整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奔赴皖南抗日前线。
近年来,源尾村在松溪县委、县政府及花桥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带领村民发展优势绿色产业,立足本村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2018年,源尾村将党建工作机制与脱贫攻坚、富民强村紧密结合,创建村办企业,打造融山、林、田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以“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方式进行四季轮作,由党支部负责集中管护,企业负责提供项目、技术和购销,农户负责规范化、标准化种植,逐步形成马家柚种植、竹笋加工、现代农业三大产业,以农户种植、党支部管护、合作社收购运输、公司加工销售的方式,带动村财及村民双增收。2018年,实现村财收入3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2567元。
甲墙国共合作谈判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