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书院文化
志说南平||闽北书院:正音书院
2024-07-1117:54:18来源: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了在福建、广东两省推广“官话”,总结以前各朝推广通用语言的经验,采取了创建正音书院方式,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保障措施。所谓“正音”即矫正乡音。正音书院的设立始于雍正六年(1728年)。清朝廷认为:“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读训谕、审断词讼皆历历清楚,使小民共晓乎?官民上下语言不通,必使胥吏从中代为传递,于是添设假借,百病丛生,而事理之贻误多矣。”于是谕令:“福建、广东两省督抚,转饬所属府州县有司及教官,遍为传示,多方训导,务使语言明白,使人通晓,不得仍前习为乡音。”并规定两省以八年为限,“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因此,福建、广东两省的府、州、县遍设正音书院,招收秀才举人学习京音。

据清同治《重纂福建通志》、清王昶《天下书院总志》以及福建各府、州、县志记载统计,福建各地曾先后建有正音书院、正音书馆达112所。在闽北,延平、建宁、邵武三府各县也纷纷创办正音书院。雍正年间,延平于道南书院内设正音书院,屋颇宏邃,诸生辈皆迁寓其中,由是道南书院反成虚置。雍正七年,建阳奉文立正音书院于景贤书院内;邵武在城北宝严坊建立正音书院;崇安于城区崇贤书院设正音书院;建安、瓯宁二县联合设在建溪书院内设正音书院;浦城知县张秉纶将西隅里登瀛坊(今浦城城关)天主堂改建为正音书院,并将朱文公祠的祠田拨入书院;松溪正音书院设在城南石壁庵(今松源街道);政和正音书院设于城南(今城关)。雍正八年,光泽正音书院奉文建于城东。各地正音书院创立后,由于正音效果不佳,加之从江西、浙江调入推广“官音”的教师不懂方言,教学困难,师资少且不够分配,府、县又视正音非急务,漠然处之,膏火也常常难以为继,闽省正音书院大多在乾隆十至十六七年间被“裁汰”。

在福建的正音书院中,所办时间最长、存续最久的是邵武的正音书院。该书院创建初期,有师生35名,成绩斐然。后书院“膏火无资”,“旋举旋废”。乾隆十七年(1752年),邵武知府刘嗣孔改正音书院为邵公祠。乾隆四十二年,在朝廷和官员对正音运动进行批判的情况下,邵武知府申大年仍然决定恢复正音书院,以樵川书院地租厘为两院膏火,但同样是“卒难久行”。到继任知府廷毓时,所幸得到当地生员魏邦泰的支持,“愿以己租三百三十八石有余,庄屋二所,一并助入正音书院”,书院才“膏火始丰”。此后,邵武官员和乡绅在“膏火”、修缮费用紧缺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正音书院的延续提供了勉强的支持。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军陷城,正音书院被焚。太平军离开后,书院用西塔丈昌宫倾塌后的旧料得以重建。至光绪年间,邵武正音书院已是福建仅存的正音书院,但只有正音之名,并无正音之实,早就“改课制艺”。光绪三年(1877年),邵武知县王金城从全县税契中以每契价一两提取一钱二分的办法筹集资金,书院得以复兴;光绪十九年,知县高淑勋还捐助了薪俸,将正音书院延续到清王朝的最后一年。历经180多年的兴衰坎坷,终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清朝初年在福建、广东两省以推行官话为目的的正音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正音”没有广泛的社会性。乡音的矫正、官话的普及应该是一项平民教育,而不是贵族教育,靠几所官方书院或书堂是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偏向官员和士子的“正音”,会造成百姓与士官语言交流使用的脱节,岂不是与“正音”的社会目的背道而驰?不过,创办正音书院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对后来张之洞等提出“官音统一天下语言”的思想奠定了基础,将我国普通话教育教学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余年。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7798572322199981617&skey=@crypt_98b9d039_7c4fcb426fca91257e46e62b22cabf21&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