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坤元(1896—1935),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洪家村人,弋横暴动的参加者和闽北、闽东北根据地的领导者之一。
图为洪坤元像
出生于贫穷的农民家庭,念两年私塾,后随父为地主耕田,经受了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在方志敏等人的影响下投身革命。192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中共弋阳特别支部成员。1926年冬,作为洪家村农民协会的负责人率领农友参加了著名的漆工镇农民暴动,任农民自卫军义兴源乡革命团团长。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领导革命团转入地下斗争。八七会议后,参加了弋横暴动,与黄镇中等人担任起义军第三路指挥。暴动胜利后,先后担任中共弋阳区委书记、县委书记,领导了弋阳地区的党组织和苏区的建设。
1931年,调任上饶县委书记。在他的领导下,上饶县委进一步扩大党团组织,大力发展地方武装,向信江南岸发展,与闽北苏区打成一片,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同年9月,调任当时隶属闽北分区委的铅山县县委书记,从此开始了参与领导闽北革命斗争的历程。
1932年,任闽北分区反帝拥苏大同盟主任。深入各阶层人士中发表演说,撰写文章,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介绍苏联的革命经验,为团结各界人士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了重大作用。
1933年7月,任广(丰)浦(城)县委书记,为广浦新苏区的不断巩固和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调集10万之众向闽北苏区进攻,建(瓯)松(溪)政(和)苏区沦于敌手。为收复失地,加强建松政地区的领导,他被派到该地区领导游击战争。1935年5月,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成立,任书记兼建松政苏维埃政府主席。
建松政游击区不断发展壮大,使国民党反动派大为震惊,他们纠集当地地痞流氓、土匪和大刀会向游击区发动进攻。1935年6月17日,洪坤元在东平朱地村遭敌包围,在掩护战友撤退中身负重伤而被捕,后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