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书院
和平书院 和平书院,又称禾坪书院,位于邵武市和平镇和平村西城巷,唐末五代梁开平三年(908年),黄峭归隐后创办,是一所宗族自办学堂,也是闽北最早创办的三座书院之一。 黄峭(872—953年),字峭山,又名岳,字仁静,号青岗,后裔尊称为峭公或峭山公,唐五代邵武和平镇坎头村上井人。自幼聪颖,有胆略。年轻时应召入伍,被陇西郡王李克用赏识,招致麾下。乾宁二年(895年),随李克用平乱有功,升管江浙两广军务。昭宗时因勤王有功,封为工部尚书。唐朝灭亡,梁开平元年(907年)弃官归隐,次年创办和平书院,教谕子孙矢志求学。黄峭有三妻二十一子,晚年将所积资财平均分给各子,除留下三妻各自长子外,遣余子散居各地,并授诗一首:“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我思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广顺三年(953年),黄峭去世。时至今日,黄峭子孙后裔已遍布全国各地和东南亚等世界各国。 黄峭初创和平书院,是作为黄氏宗族自办学堂而存在,专供族中子弟就学,教育后世子孙:“读书为根本所在,稍有可读子弟,务加训导。”由此开创了和平宗族办学的先河。此后,和平各姓氏宗族竞相效仿,营造了读书求学、重视教育的传统乡风。 入宋以后,和平书院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邀请不少历史名人到书院讲学,闽学先驱杨时、理学大师朱熹都曾到和平书院讲学布道。后来书院曾一度废止,直到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士民黄浩然等请求以奉迎神佛的田租来修建书院,并延请老师以教子弟。随后,知府张凤孙在文昌阁辟地创建书院,以唐宋旧名命名为“和平书院”。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地方政府创办“和平第一高等小学校”,以和平书院为校舍。民国10年(1921年),由群众捐资,又在书院前建造了一座砖木构三层楼房,有“楼外楼”,还有“楼上楼”,礼堂、教室、教师宿舍一应俱全,当地称之为“洋楼”。解放后,和平书院作为和平小学的校舍沿用到1965年,其“洋楼”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被拆除。 现存的和平书院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坐东朝西,为四合院式天井院建筑。建筑为斗砖封火马头墙,硬山顶,单进厅,穿斗式构架。书院正门门楼质朴无华,无雕画装饰,仅门额砖刻阳文“和平书院”四个楷书大字。大门右侧临巷有一砖石构单体门墙,中间一大门,两边各一券顶小门,形成一个“品”字,寓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鼓励学子勤勉学习。进入正厅,必须登十三级青石板台阶,这十三级台阶寓意着读书人的奋斗和晋升之路,前六级为读书打基础之意,上完前六级台阶寓意着顺利修完学业,从第七级开始为七品至一品,寓意“步步高升”。大门上方的木雕月梁像打开书卷的样子,寓意“开卷有益”。堂房面开五间,中为厅堂,两侧作教室。堂房后封火墙外有护厝,为三坡水附属建筑,用作厨房。1997年12月,和平书院被列为邵武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书院为和平镇历史上教育发达、文风炽盛作出重大贡献,造就一批又一批英才人杰。宋代和平镇被誉为进士之乡,邵武进士几乎一半出自和平,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仰藉于和平书院。宋代刘克庄《和平志序》描述:“和平里在邵武县之南乡,里有危氏、上官氏、黄氏,上官氏尤盛。自景祐至嘉定,此三姓擢进士第者二十余人,入太学预乡赋,累累不绝书。”据不完全统计,和平镇从宋至清有据可查的进士就有百余名,如宋代大理丞黄通,司农卿黄伸,榜眼、龙图阁待制上官均,元代国史编修、文学家黄清老等,和平书院成为了邵武历史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和平书院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