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篇(一)
邵武,别称“铁城”,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有“南武夷”之称,建城已有1700多年历史,曾经是福建古代八府之一邵武府治所。自建县以后,邵武就有学校的设置。宋时有军学、县学,元时有路学、县学,明时有府学、县学、社学等。邵武书院之设始于五代,延续于宋代,兴盛于明清,至清末,罢科举,兴学堂,书院旧式教育退出历史舞台。据旧志记载,古代邵武共先后创办有19所书院。
邵武最早创办的书院是和平书院,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由弃官返乡的黄峭创办,是一所宗族自办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也是闽北最早的三座书院之一。
宋代,邵武出现了樵溪书院、蒙谷书院、台溪精舍。樵溪书院为莆田人、邵武知军方澄孙于景定年间(1260—1264)在城东行春门外创建,祭祀李纲。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同知万不花将书院迁移到樵溪五曲。书院有礼殿,祭祀先圣孔子,还建有先贤寺,祭祀李纲及邵武其他乡贤。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建为邵武府学。台溪精舍为南宋理学家何兑、何镐父子创建,是为“何镐藏修所”,因建于“七台山麓,小溪之滨”而得名,也称“味道堂”。元朝国祚短促,兵祸延绵,邵武未留下新创书院的记载。
明代,邵武书院教育大发展,先后修建了12所书院。弘治五年(1492年),邵武县同知张棨在旧社学地建祠,祭祀朱子,题名“武阳书院”。正德、嘉靖年间,邵武知县多次将寺庙、廨舍改建书院,包括福山书院、矩墨书院、白渚书院、崇贤书院、养正书院。嘉靖、万历年间,又先后修建了孤山精舍、邵阳精舍、九曲书院等多所书院。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邵武诸生共建雄凤鸣书舍。此外,据民国《邵武县志》记载,明嘉靖前还有专为祭祀用的龙源书院、南溪书院。
清代,邵武新建3所书院。雍正七年(1729年),在北门宝严坊创建正音书院;乾隆三年(1738年),邵武府知府任焕建樵川书院;道光二十九年(1894年),陈汝驷新建金鳌峰上文昌宫、秋声楼等建筑,题其门“金鳌精舍”。
邵武古代书院具有明显的官办性质,19所书院中大部分由地方官府修建,甚至有的知府、知县在任上修建有多所书院。如,明代扬州人、邵武知府张羽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同时修建福山、矩墨、白渚三所书院,无锡人、邵武知县曹察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同时修建崇贤、养正两所书院。在修建书院的同时,地方官府还重视书院的运行与延续,对樵溪书院、蒙谷书院、武阳书院、樵川书院、正音书院、和平书院等多次置田租米,增加膏火。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邵武知府秦廷还曾为樵川书院增建学舍。
邵武官办书院十分注意选择山长,选任标准颇高。山长是书院的“校长”,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校长、教授、教务长全由一人兼任,工作任务繁重且责任重大。因此,山长的人选备受官府的重视,要求是品学兼优之人,目的在于从制度上保证山长的资质,使书院在一个道德与学问双优的舵手引领下不断发展壮大。如,清代邵武人陈尧俞,乾隆六年(1741年)拔贡,曾掌教樵川书院。光泽县人高澍然(1774—1841年),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任职内阁中书舍人,后辞官回乡曾担任樵川书院山长,期间列举朱子学规,论学以去名利心为第一要义,细心诱导生员。
和平书院
邵武市书院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