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泉精舍
寒泉精舍(位于建阳区莒口镇)
“东周有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作为与万世之师并驾齐驱的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是孔孟之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集宋代理学之大成,“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其创立的朱子理学在南宋以后被尊为官方哲学,成为近古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深远。
书院作为理学传播与传承的教育机构,受到理学家重视,他们纷纷创建书院,著述立说,播扬理学。朱熹一生以建立书院讲学,布道传说为己责,先后创建了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武夷精舍、竹林精舍(考亭书院),修建恢复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
寒泉精舍是朱熹亲创的第一所书院,位于建阳崇泰里马伏(今莒口镇马伏天湖之阳,祝夫人墓之侧),旧名“寒泉坞”。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正月,朱熹将母亲祝五娘葬于寒泉林天湖之阳;同年,在墓旁建造草房,匾曰“寒泉精舍”。“寒泉”一词出自《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后世常以“寒泉”喻子孝其母。
寒泉精舍亦被朱熹自称为“坟庵”。坟即坟墓,庵为草堂居室,二者共处一地,故寒泉精舍既是朱熹守墓尽孝的居所,也是他著书立说、读书讲学的书院。朱熹此举流传到朝鲜李朝,还被李朝学者所仰慕和效仿。河弘度曾于方丈之南士林山麓构茅舍新斋,因仰慕寒泉精舍而名以“慕寒斋”。其他效仿者如赵锡胤、李采、姜允齐等,甚至直接“抄作业”,将其书院也称为“寒泉精舍”。
寒泉精舍四面可谓“青山绕蓬庐,白云障幽户”。精舍规模不大,“只此八九间,下寒泉十一二间”。此时朱熹门人不多,加上精舍狭小,故在寒泉精舍时以论学为主、讲学为辅。朱熹在此隐居多年,守孝授徒、讲学著述,与友交游,是朱熹“砥砺理学之剑”的时期,后人称为“寒泉著述”。厦门大学教授傅小凡、谢清果在《朱子理学与武夷山文化》描述朱熹在寒泉精舍的生活:“携二子朱塾、朱埜饮食起居于其间。卧室外专设房舍,以作讲学之地。在朱熹的倡导下,精舍学风渐浓,逐渐成为当地的理学研讨中心。经常来聚的有何镐、吴楫、刘爚、刘炳、林用中等22名士人,其中有最为朱熹器重的蔡元定。三年居丧期间,朱熹的大部分时间都往来于寒泉,生活的主要内容便是讲学授徒。寒泉精舍是朱熹创立的第一个私塾性质的讲习之地,经他的大力宣扬,这里成为与吕祖谦金华、张栻长沙三足鼎立的理学研讨中心。”这一时期从学的弟子如蔡元定、林用中、刘爚、廖德明、杨方等,后来都成为朱熹学派的中坚力量,代表了朱熹学派萌芽时期的勃勃生机。
朱熹在寒泉精舍完成的主要著述有《太极图说解》《论语精义》《孟子精义》《资治通鉴纲目》《西铭解义》《八朝名臣录》《程氏外书》《伊洛渊源录》《古今家祭礼》《阴符经考异》《近思录》等。《论语精义》和《孟子精义》是朱熹四书经学体系的开篇之作,《伊洛渊源录》和《近思录》则是朱熹著述中极具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其中《近思录》是淳熙二年(1175年)四月“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到寒泉精舍与朱熹相会,相与商讨编次的。二人此次相会还促成朱熹与陆九渊的鹅湖论道,首开中国书院会讲之先河,影响深远。寒泉期间,蔡元定常到寒泉精舍与之论学。朱熹晚年“庆元党禁”时,其门人吴叔夏还曾“徒步走寒泉精舍,就正所学”。
元末,寒泉精舍倾圮。明正统十年(1445年),朱熹八世孙朱澍以旧基卑湿,向高处移建精舍。重建的精舍中间是正堂,以奉祝夫人暨韦斋神主。前为门,旁边建有两个廊屋。正堂边上又建了几间屋宇,作为祭祀斋宿之所。精舍后又废弃。
1992年,韩国新安朱氏中央宗亲会捐资对马伏祝夫人墓进行修缮。2020年,马伏祝夫人墓被列为第十批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8月,建阳区莒口镇人民政府根据束景南《朱子大传》中的记述,在遗址上修复重建寒泉精舍,以还原茅草屋形式,再现了朱熹当时的生活场景。修复后的寒泉精舍文化园总占地面积达2700平方米,建有寒泉精舍、敬萱堂、仪门、门卫房等建筑及配套绿化景观,园内的仿古建筑群青砖灰瓦,庄严肃穆。作为建阳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先行启动项目,寒泉精舍文化园致力于打造朱子文化研究圣地、世界汉学青年学者研习基地,是推动以朱子文化为代表的闽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寒泉精舍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