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史实纵横
血脉—龙战于野·黄道||李大钊·陈毅·孙中山
2024-03-1517:25:21来源:

李大钊·陈毅·孙中山


19227月,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个纲领很快传播开来,“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了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

 

19229月,信江之畔,黄道夹着课本匆匆登上台阶,来到信江中学,这次他是来任教的。他的内心已经自觉地与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接轨。他走进班级,开始了在信江中学介绍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的第一课。

 

信江中学的革命之火燃烧起来了,黄道组织起“革命理论研究会”,研究革命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学生会中的黄贤度是位干才,黄道让他负责该会的总务部。信江中学的革命要与全国革命接轨,黄贤度在黄道的指导下订阅了《向导》周报。《向导》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那时刚刚创刊;还订阅了《共产主义ABC》等马列主义刊物。信江中学的革命读书活动迅速开展起来,青年的革命理论水平迅速提升。

 

黄道那群“江西八大家”的同学也没闲着。

 

北京大学。袁玉冰、刘轶、石廷瑜等六位考入北京大学的改造社成员聚集在未名湖畔,他们商议在北京设立改造社总社。1922106日,改造社总社在北京大学召开成立大会,大会决定:“暂设总社于北京,设分社于南昌及上海。”随后,改造社总社迁往北京,以国立北京大学收发课为转发通信处。

 

黄道很想念那些同窗,很想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一闯;改造社的北京总社成立后,袁玉冰也急切渴盼黄道到北京来。

 

鸿雁频繁传书,北京的来信不断鼓励黄道北上。黄道一边向学生传授新思想,一边筹措经费准备前往北京。

 

1923年夏,黄道基本解决了旅费的问题,他说服家人同意自己的北京之行。此时,长子黄知真4岁,次子黄知机才出生。临行,黄道与妻深情拥抱告别,再抱起黄知真,又看看黄知机,捏捏他的小脸,咬了咬牙转过头去,只身前往北京。

 

一到北京,同学们围拢上来,指导黄道报考了三所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厚积薄发,黄道成绩优异,竟然同时被三所大学录取。但是,花了一年多时间筹措的经费依然不能满足黄道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愿望,去北京师范大学是可以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招生简章规定:招收的各科各年级新生不收学费。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在黄道进京的7月转型成为全国第一所师范大学。黄道成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丽转身后的第一批学生。928日,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开学,黄道进入文预科班学习。

 

黄道选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与史地系的邵式平同一年级。

 

预科第一学年的科目共12科:国文、国文法、国语、英文讲读、英文法、翻译、英语作文、数学、生物学、伦理学、体育概论、理化。此外,黄道还选修了李大钊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的《史学思想史》等课程。每逢李大钊发表演说,黄道场场必到。他曾对同在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学习的邵式平说:“听了李大钊先生的讲演,我如拨开云雾般看到了青天,茅塞顿开,眼界大开。对中国的问题我看得越来越清楚,对中国的前途也越来越有信心,走共产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出路。”

 

李大钊到北京师范大学讲学时,台下常常早早就会出现一个清秀的身影,原来是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改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来的女旁听生。女旁听生叫刘和珍,也是江西人,几乎与黄道同时到北京。李大钊侃侃而谈,刘和珍热切地吸收着马克思主义,回校后,以同样的热切传播新思想。刘和珍还痴迷鲁迅先生的作品,是鲁迅先生的忠实粉丝。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刘和珍顺理成章地被推选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

 

革命时不我待,黄道进京后立即投身到江西改造社北京总社的领导工作中去,积极挖掘并吸收在北京的思想进步的江西籍青年加入改造社。此时,刘和珍正好走进黄道的视线。他们决定联合创办江西同乡会刊物《博物》。此后,黄道与刘和珍等十二人先后担任《博物》的总编辑。

 

黄道开拓进取,勇猛精进,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很快在学生中脱颖而出,被推举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联(学生联合会)代表,出席北京学联活动。展现在黄道面前的是一片辽阔的任由翱翔的天宇。

 

北京学联热烈的会场上,黄道看到一个魁伟的身影,上前招呼。此人名叫:陈毅。

 

陈毅,1901年生,四川省乐至县人,1923年由于撰写大量抨击时弊和鼓动反抗军阀暴政的文章,被杨森下令“克日离川”,礼送出境。而后,陈毅来到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同年11月,陈毅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年底任中共北京西部区中法大学党支部书记。

 

学联是全国性的组织,全称是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1919616日成立于上海。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组织严密,发展迅速,很快成为影响全国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已经有了长久历史的国民党的组织和党员间的联络指挥,恐怕还不如这个新成立的全国学生联合会组织的完密,运用的活泼灵敏”。

 

黄道与陈毅都是意气风发的青年,当他们在学联第一次见面时,就纵论天下,相见恨晚,遂为知交。李大钊对北京师范大学的这位学生早有印象;陈毅又与黄道相契。李大钊、陈毅都是惜才之人,认为黄道足以经纶事务,独当一面,于是,两人一起介绍黄道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黄道又将改造社两位高擎革命旗帜的社员徐明高(后来任江西省党部干事,“八一”南昌起义时在朱德军官教导团任职)、游秀柏介绍进团组织。

 

进入学联,又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黄道迅速融入组织,随即从致力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运动的角色升级转换为致力于北京学生运动的角色,吹响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嘹亮的号角。

 

1924年秋,黄道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面学习马克思主义,一面参加革命运动,通过党组织,团结和教育了一大批进步学生和爱国青年。中共北京师范大学支部是在李大钊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北京高等学校中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最早,也是力量较强的支部之一。李大钊既是中共北京师范大学支部的创始人,又是黄道的入党介绍人,他很清楚黄道的能力,也知道黄道大踏步地迈到时代前列的努力。所以,黄道入党后,随即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党支部的第一任书记。

 

那时候,中国共产党初创,“党团也不分……谁是党员,谁是团员也不清楚”,但是,黄道领导的中共北京师范大学支部却非常清楚地记录着三四十名党员的姓名。黄道的共产主义风格影响到他所在的班级,小小的21人的班级形成了浓烈的革命氛围,党员竟然有4名。北京师范大学的党支部是西城人数最多的党支部,和北京大学党支部并列,是北京两个最大的支部,是北京党组织的主力之一。黄道带领北京师范大学的党员一往无前,把北京师范大学党支部打造成一个有鲜明特色的支部:实干。组织常常把艰巨的任务交给北京师范大学党支部去完成,他们不讲条件,不怕困难,不让组织失望,坚决完成任务。

 

短短半年,黄道的思想越发成熟,能力越发全面,已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学生运动领导者。然而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却跌落低谷。

 

中国工人运动陷入低潮的标志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从19221月到19232月,仅一年的时间,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罢工就达到180多次。

 

19232月,共产党领导一次大规模的罢工启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纵贯河北、河南和湖北三省,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交通命脉,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21日,共产党领导下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随即决定全路罢工。24日,全路2万多工人举行大罢工,1200公里铁路顿时瘫痪。这等于断了军阀吴佩孚的财路——京汉铁路的运营收入是吴佩孚军饷的主要来源之一。27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和压力下,军阀吴佩孚向工人举起了屠刀,制造了“二七”惨案:52人被杀,300多人受伤,60多人被捕,1000多人被工厂开除。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因被血腥镇压而使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斗是不够的,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同时,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仅仅依靠罢工,要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

 

此时,孙中山也从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斗争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支新兴的、生机勃勃的革命力量,因而下决心同它进行合作。

 

国共合作。

 

6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议程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大会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由此,共产党对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达成了思想共识。

 

1924120日至30日,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420日,北京,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成立。

 

黄道和陈毅都成为国民党的跨党党员,利用国民党的旗帜开展工作。

 

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这是一场为争夺北京政权而进行的战争。本是直系阵营的重要将领冯玉祥于1023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贿选总统曹锟的反动统治,占领了北京。而后,冯玉祥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

 

1110日,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开国民会议,以谋求中国的统一。

 

李大钊负责的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迅速筹备起来,组织工、农、学生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并组织北京各界10万多人参与到欢迎孙中山的盛大仪式中去。

 

黄道任务艰巨,他有着共产党和国民党双重身份;他是李大钊的得力助手;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党支部书记、学联代表……黄道带着满腔热情,宣传发动组织学联参加欢迎孙中山的仪式,同时,他还有一项特别的任务——护送孙中山。

 

1231日,孙中山抱病抵达北京。北京学生联合会组织北京各高校同学开展了热烈的欢迎活动。孙中山走下火车出站时,黄道匆匆从人流中闪出,追随前后,一直护送孙中山,直到孙中山安全到达东城铁狮子胡同中山先生的北京行辕并安顿好后才离开。

 

1924年随之结束。

 

1925年开始了。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