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2024-01-2915:38:27来源:福建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思想结晶,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习近平同志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同岗位的长期探索实践。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仅亲自推动《闽东报》复刊、《福州晚报》扩版,鼓浪屿、三坊七巷、万寿岩保护,武夷山、福建土楼申遗,畲族歌舞剧团、芳华越剧院创新发展等一系列文化建设的开创性实践,倡导并身体力行“四下基层”、新闻“两会”等工作制度,还提出“我们切不可物质上脱贫了,精神上却愚昧了”“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等极具高站位和前瞻性的思想观点。这些重要理念和生动实践是我们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最宝贵的“理论富矿”,让我们深刻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推动福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必须着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更大作为更强担当加快社科强省建设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这是我们最为重大而独特的优势。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用好“理论富矿”,积极打造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高地、传播高地、人才高地。

 

注重理论学习深化内化转化。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学好用好《习近平著作选读》等权威著作,精选《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等特色教材,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发挥领导干部在学习中的“头雁效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传承弘扬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一体贯通,带动党员干部在循迹溯源中深学细照笃行,筑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注重理论研究体系化学理化。紧扣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举办高端理论研讨会,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厚的福建省域、市域实践基础和鲜明的时代演进特征。加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建设,设立“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阐释”等重大专项,加快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引领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围绕建设社科强省目标,高标准制定建设规划,落实重大项目和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福建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构建新时代八闽学派,不断提升福建社科学术原创力、学科竞争力和传播影响力。

 

注重理论宣传通俗化大众化。坚持数字赋能、文风创新,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打响“敏言”“屏山君”“中国正在说”“理上往来”“福小宣”等理论宣传品牌,打造多样化多层次的理论传播产品。组织编写干部学习教育读本和通俗理论读物,开发校本特色思政课程,组织开展有生气、接地气的宣传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更加鲜明生动、直抵人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必须着眼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聚新时代新福建发展的强大合力

 

当前福建正处在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推动经济恢复向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更需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不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着力以正面宣传汇聚奋进力量。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扣新福建建设,围绕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等重大部署,浓墨重彩地开展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信心和底气。深入开展“八闽行”“一线调研”等行进式蹲点式采访,大力宣传全省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火热实践,全面展现八闽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良好精神风貌。

 

着力以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价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突发事件敏感舆情引导,有效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主动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改进话语文风,加强和改进新闻发布,用好“媒体季谈会”等制度,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切,发挥“定音锤”“风向标”作用。

 

着力以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发挥数字福建优势,树立互联网思维,以信息化转型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实施媒体融合提质增效工程,着力打造头部矩阵,加强“新福建”“海博tv”等省级重点融媒体平台建设,分类推进设区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质增效,加快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必须着眼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激扬新时代福建精气神

 

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滋养。福建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要聚焦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强化教育引领、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日常生活,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宣传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八闽楷模”“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加快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福建精气神。聚焦“新福建建设需要怎样的精气神”,遴选一批彰显新时代福建精气神的标识地区、人物、事件和企业等,持续推出一系列深度文章、系列报道和融媒体产品,让容山纳海、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神气度充盈八闽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交流,推动福建人的意志品格、胸怀境界、价值追求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精心筹备纪念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召开4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新风正气福建名片工作,实施“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创新工程和“循迹再奋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培优工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让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必须着眼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福建文化多元、兼容并蓄,既有中原文化的厚重博大,又有传承闽越文化的古朴风韵,还有浸染海洋文化的绚丽斑斓,为福建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要大力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突出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文物资源库和管理系统,积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古街、古厝、古寺庙、古树、古桥、古村落保护,大力推广古建筑保护“嵩口模式”,积极培育三坊七巷、万里茶道等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守护好历史文脉、文化肌理。深入实施“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深化“闽人智慧”传播计划,大力实施海洋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精心举办考亭论坛、侯官论坛,推动“福”文化、朱子文化、侯官文化、船政文化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突出闽派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现实题材文学精品创作、电影精品创作、舞台艺术精品等工程,健全用好“全省文化艺术重点项目储备库”“全省文艺精品项目定期调度推进制度”“省重点文化文艺项目和文艺发展专项资金完成情况督查制度”等重点文艺精品“一库两制”机制,推出具有鲜明特色福建标识的“闽派”文艺精品。办好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im两岸青年影展,推进“有福”电影品牌建设。积极构建良好文艺生态,建强文艺“闽军”,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突出高品质文化供给优化。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具有地标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广县域“三浦并臻”等文化联盟机制,打造“欢乐常相逢”新时代文艺惠民八闽万村行、“用艺术点亮乡村”等活动品牌。深化“书香八闽”建设,支持实体书店创新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和福建文化数字化战略,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加快推进1号滨海风景道、武夷山国家公园风景道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培育文娱旅游、亲子旅游、国货“潮品”等消费增长点,打造“常来常往、常来常想、常来常新”的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必须着眼两岸文化融合和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福建是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是“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侨台、“海丝”等突出优势。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大局,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充分展示福建文化独特魅力,助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努力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播平台渠道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摆脱贫困》多语种出版宣传,实施“视听福建”全球播映、“福品”全球传播推广等计划。科学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全面加强福建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协同高效、贯通衔接的国际传播工作机制,进一步打造海外新媒体传播矩阵,积极推动多元传播主体联动,着力传播福建好声音,在传播福建精彩中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努力在拓展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福建路径上下功夫。实施“文化丝路”计划,策划一批世界遗产城市对话、博物馆巡展、非遗交流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福建国际文化品牌,塑造和展示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特色文化形象。深入推进海丝人文交流工程,办好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等品牌活动,持续实施“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积极搭建联通四海的人文桥梁。实施对外文化贸易“福船出海”行动计划,带动一批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扩大“鼓岭之友”等海外“朋友圈”,有力推动跨文化交流。

 

努力在促进两岸文化领域融合发展上下功夫。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闽台历史展示溯源工程、“妈祖信俗民间交流交往”等重大项目和活动,推进两岸影视文化创作基地建设,大力建设流行文化交流中心,持续深化闽台社会人文交流。建设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世界闽南文化中心,积极推进两岸闽南红砖建筑、妈祖文化史迹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促进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不断推动两岸同胞走近走亲、共创美好生活。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