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朱熹,他的“半亩方塘一鉴开”观书有感名闻久远,广为人知。然而他的读书方法很多,体会很深,近来笔者从清版《光泽县志》和《乌州李氏》等书中发现朱熹与门人李守约、李壮祖、李相祖的几封来往书信,内容都是谈读书之道。
闽北光泽乌洲是李氏理学世家的居住地,其祖为唐代著名诗人李频。后来子孙继承家学,在宋代以理学传家,与理学大师朱熹交往甚密。李氏不少子孙如李守约、李壮祖、李相祖等都拜在朱熹门下,多年从学,最后都成为有名的学者。李守约,嘉定四年进士,任静江府临桂主簿,著有《中庸章句》《或问辑略》等。李相祖,一生不参加科考,专心学问,编有《书说》30卷。淳祐十年,《书说》进呈朝廷,被赠宣德郎,人称“不愧家学,不负师门”。李壮祖,字处谦,嘉定四年(1211)进士,“初以书见朱熹求教,熹答之遂语以为学之要”。受过朱熹推举,调闽清县尉。朱熹私淑弟子真德秀也对他一力举荐,称李壮祖为“典型人物”。
“读书之道无他,唯是笃志虚心”(《答李守约书》)。意思是读书没有捷径可走,要立志谦虚,用心认真,抱着求知的心态才能读进去,才能达到读书的目的。“所以日诵圣贤之书,而不识圣贤之意。其所谓诵说,只是据自家见识撰成耳,如此岂复能长进?”(《答李守约书》)。这是说平时在读圣贤的经典著作,如不了解圣贤书中的真义,只是自己想象里面的意思,这样难道会有进步吗?“只是就持守着力,至其积久纯熟,乃能有此效,而不费力耳!”(《答李相祖书》)。这是说读书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日久才会有成效,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抵为学,当以存主为先,而致知力行不可偏废”(《答李壮祖书》)。就是说读书做学问,首先应当把握其中心思想,这样读书学习之法努力下去,就不会走偏路,而达到读书求知的效果。
朱熹与光泽门人这些书信中的读书方法,细细品味,寓意深长,让人很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