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朱子文化
【朱子事迹】朱子与闽北(一)
2023-09-0709:55:20来源:


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后人尊崇为“朱文公”或“朱子”。

朱子在南宋建炎四年(1130)九月十五日出生在福建尤溪城南的郑安道宅,因尤溪古名沈溪,又取乳名“沈郎”。 8岁时随父朱松进京为官,寄居浦城,开始他的启蒙教育。11岁随父迁往建瓯,在建瓯接受儒学教育,14岁其父朱松去世,寄托给崇安五夫的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宪),在这里接受了书院教育。绍兴十七年(1147)八月, 十八岁的朱子参加建州乡试,获赐进士出身。被选授为左迪功郎,担任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区)主簿,任职三年,振兴教育,改革风俗。回乡后徒步到延平拜延平先生李侗为师,开始进入理学的门槛,在李侗的指导下,朱熹经世有为,先后上书皇帝,倡导抗金救国,反对议和。在治学的过程中,朱子悟出了儒学的真谛,清除原先禅学对他的影响,称为“逃禅归儒”。此时朱熹学问蒸蒸日上,称为“鸢飞鱼跃”时期,写下许多了脍炙人口的《春日》和《观书有感》诗作:“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从同安回到五夫,专心致志钻研儒学。期间,朝廷多次任命派遣,但朱子无意做官,乾道七年(1171)他在五夫创建社仓,开救荒之先河,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

乾道三年(1167)后,朱子为了博采众长,走出福建,与浙江、江西等地的学者开展交流。远涉二千余里到潭州(今湖南长沙),与湖湘学代表人物张栻论学,史称“朱张会讲”,会讲后,朱熹学问提升很快,成为福建道南一脉的领军人物,与湖湘张栻、浙东的吕祖谦三足鼎立,称为“东南三贤”。乾道五年(1169),朱子母亲祝夫人去世,并在次年安葬其母在建阳马伏天湖北面,朱子在墓旁建“精舍”,在此守墓、读书、著述。淳熙二年(1175)四月,吕祖谦与朱子在建阳相遇,共聚于“寒泉精舍”,他们研读了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人的著作,夏,朱熹与“心学”代表陆九渊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论学。史称 “鹅湖之会”,虽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但朱子和陆九渊还是深受启发。淳熙五年(1178),朱子上任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在任期间修复了久负盛名的白鹿洞书院。为了规范书院教育,朱子制订了《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书院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教育章程。淳熙八年(1181),朝廷委派朱子前往浙东赈灾,任浙东提举,在做好赈灾的同时,连续六次上疏弹劾不法官员,在朝廷中引起强烈的震撼。淳熙十年(1183)正月,朱子受命主管台州道观,居住在武夷山,在武夷山九曲溪畔隐屏峰下创建精舍。朱子在此八年,汇集群言、讲学著述,刻印了《太极图说解》《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等,标志《四书集注》思想体系的诞生,张栻称道:“当今道在武夷。”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宋光宗继位。朱子先是被任命为漳州知州。朱子在漳州察访民情,发布了一系列政令,极力推行重新丈量田亩、合理贫富负担的正经界。绍熙二年(1191)正月,朱子三十八岁的长子朱塾在金华病逝,悲痛欲绝,上书请改祠官,卸任返乡,寓居建阳童游桥亭。绍熙五年(1194),朱子首次受诏赴经筵讲义,讲《大学》之旨,宁宗褒奖朱子,授其为朝请郎,赐紫金鱼袋,朱子在御前侍讲,引起了反儒学权贵的妒恨,绍熙五年(1194),宁宗以“朱子迂阔”为由,将在朝仅四十六天的“帝王之师”朱子逐出御前经筵。朱子回到考亭,将读书、藏书的小楼命名为沧洲精舍(宋理宗时赐“考亭书院”题额)。庆元元年(1195)秋,宁宗听信反儒道的朝臣谗言,将儒道视为伪学,下旨罢免朱子祠职。朱子身患重病,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周易参同契考异》和《楚辞后语》六卷、《楚辞辩证》二卷及《楚辞集注》。生命不息、“残编”不止。三月九日午时初刻,朱子溘逝,享年七十一岁。安葬在建阳唐石里(今福建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九峰山下大林谷。辛弃疾祭文赞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朱熹在闽北创办的主要书院

武夷精舍(朱熹园)

武夷精舍历史上有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等名,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九曲溪之五曲溪陈隐屏峰南麓。

淳熙十年(1183)正月,朱子受命主管台州道观,居住在武夷山。为了进一步传播理学,朱子亲自擘划,在武夷山九曲溪畔隐屏峰下创建精舍。四月建成,建宁(现今福建省建瓯市)知府韩元吉作《武夷精舍记》,称赞此地山势幽清,奇石佳木,拱揖映带。朱子好友陆游作《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四首),以“我老正须闲处着,白云一半肯分无”表达对朱子山中之乐的向往。朱子门人蔡沈作《寄朱晦翁》,赞美武夷精舍和朱子的生活情趣。朱子则作《武夷精舍杂咏》应和,其中《精舍》曰:“琴书四十年,几作山中客。一日茅栋成,居然我泉石。”朱子的《武夷精舍杂咏》也成为许多文人墨客唱和之韵,如宋代袁枢《隐屏精舍》、清代董天工《〈步精舍杂咏〉韵十二首》。

武夷精舍是朱子门人用畚锸建起来的,建材也只是瓦木,但布局整齐功能齐全,食宿、讲学、娱乐、景观皆有,精舍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时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时人称之为“武夷巨构”,书院建成后,各地学生不远千里接踵而来。朱子在此近八年,汇集群言,讲学著述,修订了《小学书》《童蒙须知》,审定了《易学启蒙》,完成了《孝经刊误》《周子通书》,刻印了《太极图说解》《西铭解》等书。朱子在武夷精舍期间,常与各地学者讲学、论道,传播理学,现有姓名可考的有蔡元定、刘爚、黄榦、詹体仁、李闳祖、叶味道等81人。著名理学家张栻曾称道:“当今道在武夷。”

在武夷精舍,朱子将读书、讲学融入品茗、琴歌、酒赋、悠游山水之中,精舍不远处五曲溪中,兀立天然奇石,可容八九人,当中科臼自然如灶,可瀹茶品茗,朱子赋诗曰:“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将自然山水与品茗情趣描绘得淋漓尽致。淳熙十四年(1187),朱子带领门人弟子畅游九曲,写下脍炙人口的《武夷棹歌》组诗,画屏般地展示九曲溪的旖旎风光,成为传响武夷山风光的千古佳作。武夷六曲响声岩“逝者如斯”崖刻即朱子所题,意在教育门人要珍惜时光。朱子逝世后,武夷精舍历代多有重修。南宋末扩建,改称紫阳书院。明正统十三年(1448),改为朱文公祠,主祀朱子,以黄榦、蔡元定、刘爚、真德秀配祀。正德十三年(1518),重修后称“武夷书院”。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康熙皇帝御书“学达天性”匾额。今存书院两堵残墙,为康熙五十六年(1717)重修时的遗存。2000年在原来的遗址上重修,形成现在的规模和格局。

考亭书院

考亭书院是朱子晚年定居之所,也是朱子终老之地,还是考亭学派的诞生地。

书院位于建阳城西考亭村,地处麻阳溪畔,距建阳区城郊约5里。朱子父亲朱松任政和县尉时,有意退隐后迁居于此。绍熙二年(1191)五月,朱子遵照先父的遗愿,在建阳考亭营建新居。次年六月,新居落成,并在住宅东面建了“竹林精舍”。宋绍熙五年(1194)十二月,改为沧洲精舍,是朱子在闽北创建的第四所书院,也是朱子创建的最后一所书院。精舍有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精舍三层,下为影堂;二层为圣像,祭祀主祀孔圣,以颜渊、曾参、子思、孟子为配;最上层为“十贤楼”,祭祀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司马光、杨时、游酢、罗从彦、李侗十贤。

考亭书院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学规,制定了教学目的、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吸引众多弟子前来求学。朱子在此著述、讲学,形成了中国理学史上著名的“考亭学派”,在此编撰的著作有《周易参同契考异》、《楚辞后语》六卷、《楚辞辩证》二卷及《楚辞集注》,编定了《礼书》,《仪礼经传通解》,考订了《尧典》《舜典》《大禹谟》等,庆元六年(1200)三月初九,朱子溘逝于沧洲精舍,享年七十一岁。

宝庆年间(1225-1227),建阳知县刘克庄在沧洲精舍辟祠祀朱子,以蔡元定、黄榦、刘爚、真德秀为配祀。淳祐四年(1244),宋理宗御书“考亭书院”匾额。明嘉靖十年(1531),巡按福建监察御史蒋诏及巡建宁道佥事张俭立考亭牌坊,高约10米,宽约8.6米。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御书“大儒世泽”匾额,配以“诚意正心阐邹鲁之实学,主敬穷理绍濂洛之心传”对联。

1949年后,考亭书院用作乡村学校,“文革”后期拆毁。后来考亭书院下游建水电站,基址被淹,书院牌坊从水库移到岸上。2000年重修,依托书院牌坊,重建了朱子祠。2018年再次重修,在原来重修的基础上建成了集成殿、藏书楼等建筑,形成了规模。

云谷晦庵草堂与西山

朱子在建阳云谷筑晦庵草堂是其创办的第二所书院,在建阳崇泰里云谷山庐峰之巅,建成于南宋淳熙二年七月,全部的建筑物仅有草堂三间。朱熹在这里撰写的著作有《西铭解义》。朱子在云谷讲学著述之时,其弟子蔡元定在西山建造了“西山精舍”,与云谷山晦庵精舍遥遥相对,师徒俩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佳话和故事。数十年后,宋理宗御书“西山”二字,刻于西南山崖。

寒泉精舍

寒泉精舍位于建阳崇泰里马伏天湖的北面,乾道五年(1169)九月,朱子的母亲祝夫人去世。第二年正月,朱子葬母于此,并在墓的一旁建精舍,名曰“寒泉”,在此守墓,读书、著述和讲学,淳熙二年(1175)四月,吕祖谦与朱子在建阳相遇,共聚于“寒泉精舍”,他们研读了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人的著作,深感四子的理学著作博大精深,很难被初学者所掌握,因而选择其中最重要而又与日用常行结合得比较紧密的理学概念,编辑成书《近思录》,此书内容广泛涉及程朱理学的理本论、认识论和修养论等各个方面,被后人称为“性理诸书之祖”。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