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战胜鼓发源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原名战斗鼓、战台鼓,为峡阳的鼓会,是用于庙会庆祝、民间活动的一种打击乐器。相传,清初峡阳人薛仁元在郑成功军中任旗手,善击鼓,随军出兵收复台湾。顺治七年(1650),薛仁元年老回乡,把击鼓技艺传授给乡里少年。从此,峡阳鼓会有了新的鼓点,增添了战鼓的气氛,显得更加威武豪放。台湾收归清版图后,南平曾“拨兵戎守各讯更番轮值,三年一换”。每次从南平抽兵士一百多名到台湾轮流驻防,从台湾回乡的士兵带回“战台鼓”鼓点,逐步发展。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鼓队主要充当元宵迎神庙会的仪仗任务。1958年,经过艺术整理形成的峡阳战胜鼓,以四面直径为1.2米的大鼓和四付大钹分别击奏,整齐、威严、激进。1980年以后,经过不断加工、提练,战胜鼓又推出新的表演形式。鼓点采用打击乐变奏法,二、四、八表示缓进,三、六、九寓意速行,既继承民间鼓点的通俗谱法,又掺揉现代交响乐的高雅旋律。扁鼓有五种打法,击鼓者左臂掌环抱扁鼓于左胸前,右手执单槌,按鼓谱二、四、八和三、六、九缓急节奏,由二名操大钹者先行指挥,跌宕有序地变幻,击鼓边,过顶横槌,贴胸斜槌,跪蹲轻槌,垫步重槌,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法和姿势,迭加成鼓乐舞蹈的起伏绵延势态。通过斜展、跪蹲、弓步垫进等姿法,使节拍更富抑扬顿挫,扣人心弦,队形、步伐交错严谨。战胜鼓通常以24人、36人、48人组成,纵队、横排、单列、双列、插花、圆场、层叠,弓垫贯穿;进退、快慢、对峙,和弦鼓钹,展现将士出阵时粗犷、英勇、磅礴的精神风貌。在人员选择上,可男可女,可多可少,着一式军士服、太阳帽、布鞋绑带腰带,稍作妆,都雄纠纠气昂昂,惟妙惟肖。
2005年,峡阳战胜鼓被列入第一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